冰心传
分类: qsxs
。不是现在你们见到的这位慈祥的老妇人,而是她所走过的道路——一个聪颖过人、喜欢幻想的小姑娘,一个才思敏捷、温文尔雅的女大学生,一个虽然声名显赫但却仍然温柔含蓄的中年妇女,直到一位儿孙满堂的幸福的老祖母。她是时代的宠儿,也是中国知识女性中很有福气的一个。时代为她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她本人的聪明才智也为自己铺设好了成功的道路。
人,是一个多么值得研究的课题。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禀赋、气质、情操和性格。有的人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己,替自己插上了翅膀,在美好的境界里翱翔;有的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为生活的阴影所腐蚀,为自己内心的阴影所腐蚀。为什么会这样呢?怎样才能够使自己消除掉腐蚀,使自己升华起来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也许不会有人不关注的吧。
传记文学,就是研究人的,就是准备回答这些问题的。如果是一位严肃和高尚的作家,例如罗曼·罗兰,他所撰写的传记文学作品,无疑就是人生的指路标,它一直鼓舞着读者,在自己迈步的阶梯上,攀向神圣和崇高的顶峰。莎士比亚曾通过哈姆雷特的口说出过这样的话:“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是的,只要每一个人都具有理性,都发挥创造的力量,世界就会变得愈来愈美好。
每一位为创造美好世界做出过贡献的人物,都是值得人们敬仰,值得人们学习的。冰心是“五四”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五四”精神——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冰心贯彻了一生。民主,就是反对专制和暴政;科学,就是反对愚昧和野蛮。只有走民主和科学的道路,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鲁迅是毕生为此而奋斗的普罗米修司式的人物。那么,冰心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哪些贡献呢?本书就想讲述这方面一些有关的故事。
(三)
假若青年朋友们仍象过去一样地待我——有兴趣读完这本书,那么,请允许我借用冰心老人六十年前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我心中莫可名状。
我觉得非常的荣幸!①
--------
①冰心:《给儿童世界的小读者》
------------------
(一)爱
我有快乐美满的家庭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五》
爱,是冰心童年的精神养料。
一个人童年时代的境遇如何,往往会深深地影响她(或他)的一生:她将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她将对世界和人生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她将形成哪样的性格;她将具有何种的心地;她将热爱什么,痛恨什么;等等,都会看到童年留下的烙印。
冰心这位多福长寿的女作家,就有一个温暖幸福的童年。她的母亲和父亲,给了她足够的、真挚的爱。正是这种温柔动人的爱,从小就渗透在她的心田里,成为她思想和行动的一种善良的出发点。长大成人以后,形成了她所独有的爱的哲学,成了冰心创作的旨趣。在过去那个阴霾和黑暗的旧中国里,冰心爱的,是普通的人和普通的家庭。她希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象她自己和她的家庭一样地幸福。正因为她看到了一些普普通通的善良的人遭遇着不幸,她的那颗温柔的心,就变得不平静起来。由于有了真挚的爱,她才否定那些不公道与不合理的秩序,因而也就产生了憎,虽然她还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变它。
冰心,本名谢婉莹。1900年(清光绪26年)10月5日,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当时还叫做闽侯县)隆普营的一所大房子里。在这所大房子里,居住着她祖父谢子修老先生操持的一个大家庭。这所房子里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个池子,池子里还养着金鱼。
因为冰心七个月时就离开了她祖父的大家庭,所以她当然不会记得这个幽静的大院子在当时的景象。虽然她十一岁时也曾返回过她的出生地小住了一年多,但是,这座大院子,还有它的清澈的池子以及游荡其中的小金鱼,并未成为她后来创作灵感的源泉。因为她童年时代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山东烟台的大海旁边度过的。北方的大海给了这位南国的女儿最早的艺术熏陶,使她在奇幻的大海旁边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她长大以后的文学创作是从大海的波涛声中汲取营养的。青年时代的冰心,是海的女儿,大自然的女儿。由于她毕生形成的审美情趣,冰心的海也是温柔的、秀美的;它既不象普希金的海,充满了辽阔和神秘的气息;更不象海明威的海,粗犷而惊险,永远激荡着人们搏斗的气魄。冰心的海,具有女性的温柔和圣洁,这是一种可以洗涤人们内心污垢的美。不过这是后话了。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先生,是谢子修老先生的第三个儿子。在他十七岁的那一年,谢老先生的朋友严复,回到故乡来招募海军学生,谢葆璋在应试通过之后,便穿起了一件旧棉袍,告别了父母和兄弟,离开了故乡,跟着严复北上了。他进了天津紫竹林水师学堂的驾驶班当学生,在这里,认识了后来成为他的顶头上司的海军上将萨镇冰先生,当时,萨镇冰是天津管轮学堂的正教习。
谢葆璋由于学习刻苦,年轻干练,而步步升迁。在冰心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担任了“海圻舰”的副舰长。
人,是一个多么值得研究的课题。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禀赋、气质、情操和性格。有的人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己,替自己插上了翅膀,在美好的境界里翱翔;有的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为生活的阴影所腐蚀,为自己内心的阴影所腐蚀。为什么会这样呢?怎样才能够使自己消除掉腐蚀,使自己升华起来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也许不会有人不关注的吧。
传记文学,就是研究人的,就是准备回答这些问题的。如果是一位严肃和高尚的作家,例如罗曼·罗兰,他所撰写的传记文学作品,无疑就是人生的指路标,它一直鼓舞着读者,在自己迈步的阶梯上,攀向神圣和崇高的顶峰。莎士比亚曾通过哈姆雷特的口说出过这样的话:“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是的,只要每一个人都具有理性,都发挥创造的力量,世界就会变得愈来愈美好。
每一位为创造美好世界做出过贡献的人物,都是值得人们敬仰,值得人们学习的。冰心是“五四”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五四”精神——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冰心贯彻了一生。民主,就是反对专制和暴政;科学,就是反对愚昧和野蛮。只有走民主和科学的道路,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鲁迅是毕生为此而奋斗的普罗米修司式的人物。那么,冰心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哪些贡献呢?本书就想讲述这方面一些有关的故事。
(三)
假若青年朋友们仍象过去一样地待我——有兴趣读完这本书,那么,请允许我借用冰心老人六十年前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我心中莫可名状。
我觉得非常的荣幸!①
--------
①冰心:《给儿童世界的小读者》
------------------
(一)爱
我有快乐美满的家庭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五》
爱,是冰心童年的精神养料。
一个人童年时代的境遇如何,往往会深深地影响她(或他)的一生:她将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她将对世界和人生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她将形成哪样的性格;她将具有何种的心地;她将热爱什么,痛恨什么;等等,都会看到童年留下的烙印。
冰心这位多福长寿的女作家,就有一个温暖幸福的童年。她的母亲和父亲,给了她足够的、真挚的爱。正是这种温柔动人的爱,从小就渗透在她的心田里,成为她思想和行动的一种善良的出发点。长大成人以后,形成了她所独有的爱的哲学,成了冰心创作的旨趣。在过去那个阴霾和黑暗的旧中国里,冰心爱的,是普通的人和普通的家庭。她希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象她自己和她的家庭一样地幸福。正因为她看到了一些普普通通的善良的人遭遇着不幸,她的那颗温柔的心,就变得不平静起来。由于有了真挚的爱,她才否定那些不公道与不合理的秩序,因而也就产生了憎,虽然她还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变它。
冰心,本名谢婉莹。1900年(清光绪26年)10月5日,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当时还叫做闽侯县)隆普营的一所大房子里。在这所大房子里,居住着她祖父谢子修老先生操持的一个大家庭。这所房子里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个池子,池子里还养着金鱼。
因为冰心七个月时就离开了她祖父的大家庭,所以她当然不会记得这个幽静的大院子在当时的景象。虽然她十一岁时也曾返回过她的出生地小住了一年多,但是,这座大院子,还有它的清澈的池子以及游荡其中的小金鱼,并未成为她后来创作灵感的源泉。因为她童年时代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山东烟台的大海旁边度过的。北方的大海给了这位南国的女儿最早的艺术熏陶,使她在奇幻的大海旁边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她长大以后的文学创作是从大海的波涛声中汲取营养的。青年时代的冰心,是海的女儿,大自然的女儿。由于她毕生形成的审美情趣,冰心的海也是温柔的、秀美的;它既不象普希金的海,充满了辽阔和神秘的气息;更不象海明威的海,粗犷而惊险,永远激荡着人们搏斗的气魄。冰心的海,具有女性的温柔和圣洁,这是一种可以洗涤人们内心污垢的美。不过这是后话了。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先生,是谢子修老先生的第三个儿子。在他十七岁的那一年,谢老先生的朋友严复,回到故乡来招募海军学生,谢葆璋在应试通过之后,便穿起了一件旧棉袍,告别了父母和兄弟,离开了故乡,跟着严复北上了。他进了天津紫竹林水师学堂的驾驶班当学生,在这里,认识了后来成为他的顶头上司的海军上将萨镇冰先生,当时,萨镇冰是天津管轮学堂的正教习。
谢葆璋由于学习刻苦,年轻干练,而步步升迁。在冰心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担任了“海圻舰”的副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