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征四郎的后人板垣正曾做过其余13名甲级战犯后人的工作,提出是不是把先人牌位从靖国神社里移出来“分祀”,被当时的东条辉雄断然拒绝。
不过,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东条辉雄似乎慢慢改变了主意:“这不是遗属应该做出的判断。如果决定分祀,我们也不会反对。”
东条英隆的女儿,也就是东条英机的孙女东条由布子,其实是东条英机后人中最激进的一位。东条英机被绞死时,东条由布子才9岁。长大后,东条由布子借环保之名,在世界各国收集“二战”日军的骸骨,并全盘继承了祖父东条英机的观点:日本发动战争是自卫,从没有南京大屠杀等,并且认为每个日本人都应该参拜陈列了他祖父灵位的靖国神社。
2017年45岁的东条英利是东条英机的曾孙,他曾坦言,小时候自己在学校被人称为“恶魔的后代”。现在成为一名商人的他,主张日本应该放下历史包袱,找出一个和周边邻居和解的方法。不过他也曾回忆过一个自己30多岁时的片段:
当时他去爱知县“殉国七士庙”祭拜曾祖父东条英机,发现三根山那个再平常不过的小村子里,停着许多奔驰和街宣车。在登记处填写名字时,对方一看他姓“东条”,就立即把他安排到了最前列。“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东条’这个姓氏的影响力。”
“馒头说”这个段落,一般是表达我自己主观观点的,这可能是第一次全部引用客观的叙述。
我只是想通过交代东条英机后人的生活轨迹和观点,让大家从中自己体会:日本如今对待那场战争的态度,为什么会那样暧昧和模糊?
读者评论
李李:他本身能力不出众,但是却不甘于平凡,所以用出格的话语和行事来引起众人注目。像他这样的人,如果没有权力,这些出位言论只会成为笑话。但是很不幸,裕仁将最高权力给予了他。所以大师说得没错,他只是一个傀儡,天皇才是最大的战犯,而且逃过审判。
诗敏:至今仍有史学家认为,东条英机并不是那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只是一个被狂热的军国主义者推向前台的傀儡。从战后日本各界对他的反应来说,东条英机确实不是最应该为那场战争负责的人。并非鄙视日本人,这个民族确实很喜欢推诿责任,比如大师之前写过的山本五十六主张偷袭美国珍珠港一事,日本全民族的那种鸵鸟心态尽显无疑。作为一名侵略者,东条英机固然该死,但作为一个日本人,东条英机却可悲地成了那场战争的祭品,并反复被日本人消费。无法从自身找到战争爆发内因的日本人,注定要为自己漠视历史的行为付出代价。
Canary:看《血战钢锯岭》的时候,逐渐开始懂为什么日本不承认它的错误。因为犯错的天皇没被处死,犯错的人的后代也一直还在权力的中心,自然要找理由开脱。那些日本士兵的口号都是“为了天皇”。

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潜伏”
对那些长期处于隐蔽战线的人来说,他们每天所遭遇的,都是一部活生生的《潜伏》。
<h3>1</h3>
1931年4月25日,星期六。
三封由武汉发来的特急加密电报,被送到了在南京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
因为是周末,科长徐恩曾去上海度假了,在办公室里独自一人值班的,是他的机要秘书钱壮飞。
这三封特急密电的信封上,都写着“徐恩曾亲译”这几个字——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这让钱壮飞顿时起了疑心,于是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拆开了第一封密电。
第一封密电就让钱壮飞大惊失色:“黎明被捕并表示归顺党国,如能迅速解至南京,三天之内可将中共中央机关全部肃清。”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45VQ.jpg" />
钱壮飞
于是钱壮飞赶紧拆第二封。
第二封说:“将用轮船将黎明解送南京。”
再拆第三封:“军舰太慢,若有可能改用飞机押送。”
钱壮飞知道,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遭遇过的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h3>2</h3>
黎明,一听就是个化名。这个人的真实名字,叫顾顺章。
顾顺章,是当时中央特科(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是中共的政治保卫和情报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堪称当时整个中共党内最强的特务,他掌握着上海所有地下党的人员名单、机构地址和关系架构。
现在,顾顺章居然被捕叛变了,这意味着中共地下党在上海的机关面临被“一锅端”的巨大威胁。
但一向骄傲的顾顺章,犯了一个错误。
当时抓捕顾顺章的,是武汉当地的国民党情报负责人蔡孟坚。当时蔡孟坚要求顾顺章吐露他所知道的情报,但顾顺章一口回绝。
为什么?因为当时顾顺章的身份已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了,他觉得蔡孟坚职位太低,不配!
谁配?顾顺章要求去南京,直接向蒋介石面对面说——这个天大的功劳,他不愿意给别人拿去。
所以顾顺章千叮嘱万关照蔡孟坚两件事:
第一,把我用飞机送到南京,越快越好。
第二,在我抵达南京前,千万别给南京发电报说我被捕了。
但抓到那么大一条“鱼”的蔡孟坚在狂喜之余,一条也没听顾顺章的:用船送顾顺章去南京;在顾顺章上船之后,立刻给南京拍了三封加密电报。
顾顺章为什么关照蔡孟坚不能发报给南京?因为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