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分类: txts3
快知道这次盗墓。
<h3>5</h3>
1928年8月4日,就在孙殿英盗墓后的一个月,青岛警察厅侦探队抓住了三个人。
这三个人,是在青岛的大港码头被抓获的。他们是孙殿英部队的三个逃兵,三个参与盗墓的逃兵。
在这三个逃兵身上,青岛警察查出了他们携带的36颗宝珠。据逃兵交代,其实之前他们还在天津卖掉了10颗宝珠,获利1200元(按当时的柴米油盐购买力计算,一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35元)。
这46颗宝珠,是他们三人在慈禧地宫的地上捡到的。
三个士兵就能捡到46颗宝珠,可想而知他们的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乃至军长孙殿英,拿到了多少宝物。
10天后,天津警备司令部又在海关查获了35箱企图运往法国的文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东陵)。同时,在遵化,国民政府内务部接收大员宋汝梅被查出企图运走24尊铜质佛像,以及乾隆用的拓印条幅10块。
在北平,被孙殿英派来销赃的师长谭温江等人,直接被北平卫戍司令部截获。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45b55.jpg" />
当时溥仪手绘的《杀孙殿英图》
一路追查,孙殿英盗墓案事发。
东陵大盗,天下哗然。
最受伤的,当然是大清皇室。当时的旗人团体,包括已经居住在天津日租界的末代皇帝溥仪,直接找到了蒋介石,要求一定要严惩孙殿英!
这时候的孙殿英却不慌不忙。因为他的上司徐源泉早就已经点拨过他:外面传你这次盗了价值几万万元的宝物,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按照孙殿英后来自己的供述,一场波及面极广的行贿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乾隆墓里一柄镶嵌九条金龙的“九龙宝剑”,孙殿英送给了蒋介石。另外一把宝剑,送给了何应钦。
乾隆脖子上那串108颗的朝珠,其中最大的朱红色的两颗,送给了戴笠。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459D2.jpg" />
传说中的慈禧头戴的凤冠
慈禧的枕头,一个西瓜碧玺,送给了宋子文。
慈禧口中含的那颗夜明珠,据说送给了宋美龄。
两串慈禧朝鞋上的宝珠,送给了宋霭龄和孔祥熙,外带一棵翡翠白菜和若干珍珠。
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此外,徐源泉又上交了一批查封的东陵文物,其中有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300余件。当然,徐源泉本人也没少拿孙殿英的东西。
1928年12月,审判“东陵盗墓案”的军事法庭终于在各方催促下开庭,审判长是商震将军——当时,他已收了孙殿英送给他的一只青皮黄瓤翡翠甜瓜。
这个案子从1928年12月开审,一直审到1929年6月8日。被指控的谭温江(孙殿英的师长)始终不承认盗墓一事,而孙殿英更是一直都表示“不知情”,根本就没有被逮捕。6月15日,军事法庭决定将此案件呈报中央,等候中央回复。
而那个时候,孙殿英已经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编独立旅第二旅旅长,讨伐自己的“旧东家”张宗昌去了。之后,因为孙殿英手下的人马不断扩大,深得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器重,阎锡山更是让孙殿英当了安徽省主席。孙殿英索性就和阎锡山交涉,关在狱中等待审判的谭温江也被释放。
“东陵盗墓案”就这样不了了之。
<h3>6</h3>
盗墓的故事结束之后,我知道大家都还想知道两个“下落”。
一个是那些宝物最终的下落。
按照孙殿英自己的供述,当时他一人就分到了11箱宝物。这11箱宝物中,一批被他用来行贿打点了,一批被他送到上海销赃了(还被黄金荣黑了一道),一批被送到天津销赃了,一批被他用来购买军火武装自己的队伍了,一批在被解放军俘虏时缴获了。
但总的数目,还是对不起来。
其中一个去向,他无疑是送给了自己当时的上司徐源泉,不然徐源泉不可能这样为他说话。而徐源泉随蒋介石去台湾时,据说把不能带走的珍宝都埋在了自己在武汉的徐公馆地下。
1994年,武汉相关单位在维修徐公馆(市级民国建筑重点保护单位)时,在徐家后花园的一个墙角掘出了一个地洞,由于事关重大,上级部门没有批准“探宝”,洞口被回填。2005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还曾去探访过,但最后也没有了下文。有学者认为,徐家那个洞只是民国年间常见的家庭防空洞而已。
至于剩下的宝物究竟去哪儿了,现在依旧成谜。
另一个下落,则是孙殿英本人的结局。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孙殿英在之后的十几年,身份不断变化:先是被蒋介石收编,后来又投靠了日本人,然后又被蒋介石承认是“曲线救国”,再次将其收编后专门对付共产党军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的战役中,孙殿英被俘虏了。
因为在抗日战争中的热河战场上,孙殿英的四十一军确实和日本人狠狠打过一仗,表现得还算有骨气,也因为孙殿英在河北与日军作战时,和八路军相处还不错(其实他当时设了三个招待所,分别招待国民党、共产党和日本人),所以解放军在俘虏孙殿英后,
<h3>5</h3>
1928年8月4日,就在孙殿英盗墓后的一个月,青岛警察厅侦探队抓住了三个人。
这三个人,是在青岛的大港码头被抓获的。他们是孙殿英部队的三个逃兵,三个参与盗墓的逃兵。
在这三个逃兵身上,青岛警察查出了他们携带的36颗宝珠。据逃兵交代,其实之前他们还在天津卖掉了10颗宝珠,获利1200元(按当时的柴米油盐购买力计算,一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35元)。
这46颗宝珠,是他们三人在慈禧地宫的地上捡到的。
三个士兵就能捡到46颗宝珠,可想而知他们的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乃至军长孙殿英,拿到了多少宝物。
10天后,天津警备司令部又在海关查获了35箱企图运往法国的文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东陵)。同时,在遵化,国民政府内务部接收大员宋汝梅被查出企图运走24尊铜质佛像,以及乾隆用的拓印条幅10块。
在北平,被孙殿英派来销赃的师长谭温江等人,直接被北平卫戍司令部截获。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45b55.jpg" />
当时溥仪手绘的《杀孙殿英图》
一路追查,孙殿英盗墓案事发。
东陵大盗,天下哗然。
最受伤的,当然是大清皇室。当时的旗人团体,包括已经居住在天津日租界的末代皇帝溥仪,直接找到了蒋介石,要求一定要严惩孙殿英!
这时候的孙殿英却不慌不忙。因为他的上司徐源泉早就已经点拨过他:外面传你这次盗了价值几万万元的宝物,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按照孙殿英后来自己的供述,一场波及面极广的行贿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乾隆墓里一柄镶嵌九条金龙的“九龙宝剑”,孙殿英送给了蒋介石。另外一把宝剑,送给了何应钦。
乾隆脖子上那串108颗的朝珠,其中最大的朱红色的两颗,送给了戴笠。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459D2.jpg" />
传说中的慈禧头戴的凤冠
慈禧的枕头,一个西瓜碧玺,送给了宋子文。
慈禧口中含的那颗夜明珠,据说送给了宋美龄。
两串慈禧朝鞋上的宝珠,送给了宋霭龄和孔祥熙,外带一棵翡翠白菜和若干珍珠。
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此外,徐源泉又上交了一批查封的东陵文物,其中有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300余件。当然,徐源泉本人也没少拿孙殿英的东西。
1928年12月,审判“东陵盗墓案”的军事法庭终于在各方催促下开庭,审判长是商震将军——当时,他已收了孙殿英送给他的一只青皮黄瓤翡翠甜瓜。
这个案子从1928年12月开审,一直审到1929年6月8日。被指控的谭温江(孙殿英的师长)始终不承认盗墓一事,而孙殿英更是一直都表示“不知情”,根本就没有被逮捕。6月15日,军事法庭决定将此案件呈报中央,等候中央回复。
而那个时候,孙殿英已经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编独立旅第二旅旅长,讨伐自己的“旧东家”张宗昌去了。之后,因为孙殿英手下的人马不断扩大,深得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器重,阎锡山更是让孙殿英当了安徽省主席。孙殿英索性就和阎锡山交涉,关在狱中等待审判的谭温江也被释放。
“东陵盗墓案”就这样不了了之。
<h3>6</h3>
盗墓的故事结束之后,我知道大家都还想知道两个“下落”。
一个是那些宝物最终的下落。
按照孙殿英自己的供述,当时他一人就分到了11箱宝物。这11箱宝物中,一批被他用来行贿打点了,一批被他送到上海销赃了(还被黄金荣黑了一道),一批被送到天津销赃了,一批被他用来购买军火武装自己的队伍了,一批在被解放军俘虏时缴获了。
但总的数目,还是对不起来。
其中一个去向,他无疑是送给了自己当时的上司徐源泉,不然徐源泉不可能这样为他说话。而徐源泉随蒋介石去台湾时,据说把不能带走的珍宝都埋在了自己在武汉的徐公馆地下。
1994年,武汉相关单位在维修徐公馆(市级民国建筑重点保护单位)时,在徐家后花园的一个墙角掘出了一个地洞,由于事关重大,上级部门没有批准“探宝”,洞口被回填。2005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还曾去探访过,但最后也没有了下文。有学者认为,徐家那个洞只是民国年间常见的家庭防空洞而已。
至于剩下的宝物究竟去哪儿了,现在依旧成谜。
另一个下落,则是孙殿英本人的结局。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孙殿英在之后的十几年,身份不断变化:先是被蒋介石收编,后来又投靠了日本人,然后又被蒋介石承认是“曲线救国”,再次将其收编后专门对付共产党军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的战役中,孙殿英被俘虏了。
因为在抗日战争中的热河战场上,孙殿英的四十一军确实和日本人狠狠打过一仗,表现得还算有骨气,也因为孙殿英在河北与日军作战时,和八路军相处还不错(其实他当时设了三个招待所,分别招待国民党、共产党和日本人),所以解放军在俘虏孙殿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