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被日本人炸死了。但当时,入主北京的张作霖,地位其实已经等同于中国的国家元首。
用炸弹炸死一个大国的国家元首,这事情就是土肥原贤二干的。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456414.jpg" />
皇姑屯车站爆炸现场
<h3>4</h3>
炸死中国实际意义上的元首,这种行径引起了日本内阁的强烈不满。
而事实也证明,这实在称不上是土肥原贤二下的一步好棋——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怀着“杀父之仇”,宣布“东北易帜”,率东北军归国民政府的蒋介石领导。
一次爆炸,日本人没占到任何便宜。
所以,土肥原贤二被贬到一个步兵联队去做联队长。但是,土肥原贤二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魄力和冷酷,得到了日本军部的赏识。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土肥原贤二得到了又一次翻身的机会。
在意外轻松地拿下中国东北后,日本又惊喜又惶恐:接下来该怎么治理?
“九一八事变”的策动人之一板垣征四郎认为,日本直接建立一个军事政府,像统治台湾一样,把东北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而老辣的土肥原贤二提出了一个更阴险的计策:在东北建立一个“满蒙五族共和国”——说穿了,就是一个由日本控制的傀儡政府。
土肥原的这个提议最终获得通过。那么,找谁来做这个傀儡呢?
土肥原贤二早就物色好了人选——祖先就是从东北起家,现在被排挤出宫的“末代皇帝”溥仪。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确实没有比溥仪更好的人选了。
而且,当溥仪如同丧家之犬被赶出皇宫的时候,正是土肥原贤二把他接到了天津的日本使馆——这步棋,土肥原贤二早就布下了。
之后的过程就不展开了,总之,土肥原贤二找到了溥仪,向他明确三点:满洲是你族龙兴之地,你要对得起祖宗,就应该回去从头开始;满洲3000万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翘首期盼你回去领导他们;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错过这个村,就没下个店了!
三条理由条条击中溥仪要害。
土肥原贤二后来召集了一些地痞流氓,耍了一些恐吓的手段,将溥仪一路从天津“护送”到东北。
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正式建立,溥仪出任执政。
炸死一个“国家元首”不行,再扶植一个“国家元首”。土肥原贤二干得游刃有余。
<h3>5</h3>
作为一个特务头子,在“诱降”这一方面,土肥原贤二确实堪称一把好手。
伪满洲国建立后,当时东北最有名的抗日英雄、全国抗日旗帜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被土肥原贤二诱降了(后来马占山又重新宣布抗日,但实力大损)。
1933年,面对山西的阎锡山、北平的宋哲元、山东的韩复榘、保定的商震,土肥原贤二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上蹿下跳,居然真的搞出了一个“华北五省自治”,让华北继中国的东北之后,实际上脱离了中央政府的控制。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土肥原贤二的使命应该说是结束了——国家之间一旦正式开战,台面上的间谍特务活动,就要让出聚光灯下的位置了。
但土肥原贤二脱下西装,立刻就能穿起军装。就在1937年3月,土肥原贤二成了侵华日军第十四师团的师团长(中将军衔),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特务头子做了师团长,是不是一个花架子?
1937年8月20日,土肥原贤二率第十四师团在塘沽登陆,沿平汉铁路一线进犯,一路连战连克,直抵黄河渡口。因为第十四师团的效率奇高,土肥原贤二被日本报纸称为“华北战场上的一颗明星”。
1938年5月,土肥原贤二的第十四师团被名将薛岳调集12个师围剿,土肥原贤二确实展现了他的军事天赋,最终全身而退。因为这一战,蒋介石最终把黄埔一期毕业的中将师长龙慕韩,判作战不力而军法处决——这是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处决的第一个嫡系将领。
同年5月,国民党军队掘开了黄河花园口的堤岸,这就是惨烈的“花园口决堤”。数十万中国老百姓被淹死,1200余万人流离失所。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4562T.jpg" />
走到台前的土肥原贤二
而国民党军队之所以要决堤黄河,为的就是阻止土肥原贤二的第十四师团前进。
<h3>6</h3>
黄河决堤事件之后,土肥原贤二被调回日本参谋本部,继续从事他最拿手的业务——特务。
在被传闻暗杀了不肯投降的中国军阀另一位著名人物吴佩孚之后,土肥原贤二在自己的策反功勋簿上添加了一个最具分量的“勋章”——在他的策划和利诱下,当时的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宣布投日,成立汪伪政府。
但土肥原贤二再怎么努力,依旧无法挽救日本帝国的败亡。
在诱降汪精卫之后,土肥原贤二就渐渐消失了行踪。直到有一天,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日本第一军总司令杉山元自杀,土肥原贤二宣布接任(当时他的军衔已是大将)。
但那一天,是1945年8月12日,离日本无条件投降,还有3天。
<h3>7</h3>
就在土肥原贤二接任总司令职位的第二天,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下令逮捕土肥原贤二。
没有人会放过土肥原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