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百年经典第04卷:君主论;乌托邦;马丁·路德论文和演讲集》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从巍峨的峰顶俯视这些卑微的地方,也许会看到,我这样的一个臣子,是多么不幸地遭受着命运之神巨大而持久的折磨。

君主论 第一章 君主国的种类及其获得方式


自古以来,统治人类的所有国家和政权就存在两种形式:共和制和君主制。而这些君主制国家不是从祖辈世袭的,就是新缔造的。新缔造的君主国也有两类:一类是全新的君主国,像弗朗西斯科·斯福尔扎<sup>1建立的米兰公国;另一类是被世袭的君主国占领后的附属,如西班牙的那不勒斯王国。这些新缔造的王国或新臣服的统治区,以前要么是习惯在君主的统治下生活,要么曾经是自由的共和国。而其获得方式要么是凭借自己或他人的武力,要么是靠君主德行的感召或好运气。

君主论 第二章 世袭君主制


关于共和国我就不在这里谈论了,因为在其他的地方我已详细论述过了。在此,我将按照上一章关于君主国的分类,依顺序来探讨一下该如何治理国家和维持政权的稳固。


在世袭的君主国中,民众已习惯于世袭君主的统治,维持政权稳固要比新生的君主国容易得多。只要君主能够沿袭祖训,并在意外情况出现时随机应变,灵活决策,就能维持政权的稳固。即使一位君主能力平平,依此行事也能保住政权。除非遇到异常强大的外部力量干涉,政权才有可能被篡夺。即使暂时失去政权,一旦篡权者发生祸乱,君主也能很快地夺回政权。


比如我们意大利的费拉拉公爵<sup>2,他之所以能够抵挡住1484年威尼斯人的进攻和1510年教皇朱利奥<sup>3的进攻,就是因为其家族在此地有着悠久的统治历史。世袭君主冒犯民众较少,自然受到民众的拥护与爱戴。除非君主本人品行恶劣,惹人憎恨,一般而言民众还是自然地、顺理成章地拥护和支持他,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这样的君主制国家因其统治长久绵延,会使人们慢慢淡忘对上一次变革的记忆。这种记忆对政权的变革是重要的,上一次变革的记忆就是下一次可能出现的变革的火种。

君主论 第三章 混合君主国


对于新缔造的君主国来说,就会有许多困难。如果它仅有一部分是新的,整体并不是全新的,这样的君主国家就可以称作混合君主国。任何看似不要紧的困难,都会成为政权变化的原因,因为在这样的政权国家中,人们改善生活的意愿较大,热衷于更换他们的统治者,常会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统治者。但变革后人们常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期待的那么美好,甚至比以前更糟糕。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很自然的,通常也是一种必然,那就是新的君主总是会让新属地上的臣民们来承担那些犒赏军队和巩固占领地区的花费。这对新属地上的臣民来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常招致民众的怨愤。当你得到一个国家土地的时候,也就自然成了这个国家所有人民的敌人。同时,想要继续取悦那些曾经的支持者也是很难的,他们的胃口是难以满足的,与他们保持长久的友谊是不可能的。因为欠着他们的恩情,你还不可以用强硬手段对付他们。即使你拥有强大的武力,在占领一个新的地方时,当地民众的拥戴也是至关重要的。


正因如此,法王路易十二虽在很短时间内就占领了米兰,但又迅速地失去了它。并且第一次只凭借洛多维科公爵<sup>4自己的军队就可办到。那些当初为路易十二打开城门的人们发现他们曾经的希望根本就没有实现,也就不再想要忍受新君主的统治了。实际上,那些出现反抗的地方再度被侵服之后就不会那么容易丢掉了。统治者会借镇压反叛者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会坚决地惩办叛乱者,肃清嫌疑人等,并弥补自己统治的薄弱环节。因此,米兰第一次摆脱法国的占领,只需要一个公爵在边境发动起义就足够了。而要再次摆脱法国的统治,则需要发动全世界的力量来反抗法国国王,把他的军队歼灭或赶出意大利,至于这样做的原因我已在上面讲到了。但米兰终究还是从法国手中夺了回来。法王第一次丢失米兰的原因已经讨论过了,现在谈谈他第二次失去米兰的原因,看看他当时采取了什么办法。如果换作其他人的话,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保住所有领土。


在我看来,那些被吞并到古老君主国的国家或地区,或者与征服国处于同一地区,具有相同的语言;或者情况完全相反,既不在同一地区,语言之间又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尤其是被占领国的人民并没有生活在自由民主的制度之下,那统治就容易得多———只要将旧君主家族铲除干净,就能够牢牢地统治当地。由于在其他事情上与以前并无多大区别,风俗习惯也没什么变化,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生活下去。就像布列塔尼、布尔戈尼、加斯科涅和诺曼底<sup>5那样,这些地方已经长期归属于法国了。虽然在语言上有一点点小的差异,但因其生活习惯相同,很容易相互融合。想要占有这些地方并进行长期统治的君主,就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要对其原有的旧君主及其血统斩草除根;二、不要变更法律和赋税。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就会与古老的君主国结成一体。


如果征服国在语言、风俗与规章制度等方面,与被征服国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那就会存在许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