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道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如此,钱三多,取墨宝来,随我上山!”。

路旁小亭中的魏子夏冷笑迭迭,心中暗道:果真是纨绔子弟,尽走邪门歪道!此子断不可取,如此心性必要坏了整个儒家书院的风气,今日,无论他院长如何说,无论他靠山王如何跋扈骄狂,我都不能让此子进书院!必阻之!

魏子夏长身而起,一手持书卷背于身后,一手自然放在身前,全身笼罩着白色光芒,漫步雨中,雨水却不能打湿他的衣衫,头上骄傲的峨冠仿佛是一柄利剑。

“勤为径”上,魏子夏脚步殷实,看似很慢,实则很快便追上了绕道而行,在泥水中摸爬的杨文与钱三多,先行一步,到了书院的大门前。

朱红色的大门上,被摸得光亮的铜钮都因为沾染书院的文风气息而变得比别人家的漂亮优雅,两只丈高的大理石雕刻的石狮子张着大嘴,怒目而视。

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面永远散发着柔和气息的牌匾,上面是董亚圣的亲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身上名贵的黑色长袍沾染了无数的泥点,因为山坡路滑,杨文的手上也有着不少泥水,这还是在钱三多的护佑下,否则,一向以雍容华贵著称的靠山王世子,今日必然会成为家中老太太嘴里的“泥猴儿”;如此狼狈下,杨文却并没有气愤,反而是饶有兴致的打量那块匾额。

雨稍歇,风又起,朗朗读书声回荡耳畔,杨文咧嘴笑了笑,向身后伸伸手,道:“钱三多!研墨!”。

我滴小祖宗唉!你这是要做啥?钱三多偷瞄了一眼面色阴沉的魏子夏,心中发毛,也不禁想了许多最坏的场面,比如说――自家这位主子又要闹事儿,想在董亚圣亲笔的圣言上涂个鸦什么的,真要是那样,儒家人只怕杀了他的心都会有吧?那可比烧了当朝三公的宅子,摸了公主的大胸/脯严重的多了!

毕竟是仆从,钱三多苦着脸把研制好的墨端在手中,一手还要撑着伞给遮风挡雨;

杨文拿出一支狼毫笔,沾上饱满的墨汁,走出油纸伞的遮挡,来到学院大门前,书院两边的红漆木柱上一片空白,他要写点儿东西在上边儿。

魏子夏勃然色变,身上的文力喷涌,袍袖无风自动,眼看这就要出手,但转念一想,他却是停了下来,因为――他正愁着没有非常好的理由将这个混账东西拒之门外,若他侮了董亚圣亲笔,那就算是靠山王的面子,儒家也不会给!想要把他拒之门外,没有比这更好的理由啦!

见魏子夏身上文力归于沉寂,钱三多也是暗暗的松了口气,级别差太多,魏子夏这位大儒若真的起了杀心,他肯定是护不住杨文的,那种压力实在是太可怕了。擦了擦额头上也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的水渍,钱三多扭头看向杨文,却是呆在原地。

“嗯?”。

魏子夏同样微微一愣,他本以为杨文定是要写些蹩脚的东西在那两道门柱上,谁不知道靠山王世子是个纨绔大草包?可是……那好像是对联儿?

细细看来,即便是魏子夏,也不得不承认杨文的书法已经小有成就,虽达不到笔走龙蛇、凤舞龙飞的境界,那也是银钩铁画,字体瘦骨嶙峋,颇有些傲骨孕育其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想起刚才的一幕幕,魏子夏心道:这是写景?嗯?不对,把读书声与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啊!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再看,后边这一句,魏子夏呆立当场,他不由自主的抬头望了一眼董亚圣亲笔写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句不就是映衬它的吗?不!也许比它更加能够贴合儒家的思想呢!风雨声、读书声的一体融合,家国天下的雄心壮志……就算不提那些深刻的含义,单单是这个对联,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近十年来最为精妙的对联!漂亮!这是魏子夏心中生出的第一念头,但这个念头很快就消散而去,他更多的是在痛苦的想:为什么不是别人写出来的这道对联?偏偏是这样一个恶名昭彰、臭名远扬的纨绔混账?圣人在上,还有天理吗?

对联自然不是杨文想出来的,他只是在目睹了风雨交加中的朗朗读书声,脑海中不由自主的便想起了这道对联,那来自于他刚刚融合的那份记忆;不属于自己的学问,没有成就感,但看到魏子夏那一副吞了苍蝇似的纠结老脸,他便觉得浑身舒坦,念头通达,就连身体都暖了许多……不!不对!

杨文感觉到了身体的变化,原本阴冷的身体像是被暖炉包裹一般温和,隐隐的,他甚至能看到自己身上散发的白色气息;忽然,脑袋被雷击了一下似的,很痛,但仅仅一下后,他又觉得被阳春白雪洗浴似的;再之后,他“看”到了脑海中多了些东西,像是一片星海,但又很小,直观上只有三寸余长短。

是“智海”!

杨文可以确定,自己刚刚应该是引动了文力长河,文力灌顶,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智海,里边孕育着三寸多一点的文力,他现在已经有了童生的“实”,只需要参加朝廷的考试并且考过,便会有了童生的“名”,从此,成为一名真正的文人,步入文道!

但更让杨文觉得心中振奋的,其实还是那份来自另外一个人记忆中的诗词在这个世界也能用,虽然他自己之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