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不要怕。”
朱啸启的头被她的胸压得喘不过气来,用手轻轻推着她的手说:“奶娘,我好些了”。丽人放开他,疾步走到外间,端着一个茶盅进来,“这是太医所开的定神饮子,哥儿用些吧。”“好的,先放在这里吧,现在什么时辰了。”“子时三刻了,哥儿先用了饮子吧”
朱啸启端起茶盅,喝了一口,有些苦,想放下来,看见丽人脸上担心的样子,只好一咬牙,大口大口地喝完。丽人面现喜色,上前左手接过茶盅,右手伸到他面前,把一颗冰糖放入他口中。朱啸启见她衣服齐整,说道“奶娘又没有睡呀。”奶娘拿出一条汗巾,擦着他头上的汗水,“哥儿近些时日总是做噩梦,我担心哥儿醒了看不到人害怕,就在外间榻上靠着歇息着呢。”“我没事了,母亲去了,我心里悲伤,慢慢就会好的。你先去睡吧,这样天天守着,人会受不了的,你桃她们守着也是一样的。”“春桃她们我不放心,哥儿你放心睡吧,我就在外面呢。莫怕了,没事的。”说罢端着东西出去了。
朱啸启又躺了下来,叹了口气。几天前,他穿越到了明朝万历四十七年,他现在的这个身体叫朱由校,是现在皇帝的长孙。他的生母王才人死去后他非常悲伤,痛哭三天竟然晕死过去,然后朱啸启的灵魂正好进入了他的身体。而且竟然有了朱啸启的记忆。十七岁的灵魂,十四岁的身体,有点别扭的感觉,但至少是没死是吧。他庆幸地想,可是哥哥呢,那个带着自己长大的哥哥,那个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哥哥,还有可爱的狡黠的妹妹,还有亲爱的爸爸妈妈,都在这个世界见不到了吧。在那个世界里自己的死去会让他们悲伤成什么样子呢。想到这里,心里又是一阵阵的痛。只能默默地祝福,你们一定要幸福地生活哟,我的亲人们。在思念与心痛的交汇中,朱啸启慢慢地睡着了。

第一章 朱徐初会
这些天以来,朱由校(为免得读者误会,朱啸启以后都改成朱由校)已经了解了自己的基本情况。朱由校的母亲去世后,他的皇帝爷爷把他托付给他父亲的选侍李氏抚养。父亲有两个李选侍,也不知道怎么分的,一个叫东李一个叫西李。抚养他的是西李。西李对他倒是不错,有什么要求都答应,只是她的精力主要都放在他的太子父亲身上,所以实际上管他的还是他的奶娘客氏。
这几天他都呆在东宫,东宫并不是很大,叫做慈庆宫。他已经熟悉了东宫的基本结构,现在的目标是出东宫去看看。这天他对客氏说想出去走走,客氏不放心,就让西李房中的太监李进忠带了两个小太监和宫女春桃跟着。
李进忠四十多岁,身材魁梧,没有太监惯有的阴柔样子。一见朱由校他就弯腰泣道:“太孙殿下孝心感天动地,足以告慰才人在天之灵。才人下世当有莫大福报。进忠受才人大恩,日后当为太孙殿下尽忠。”朱由校痛哭三天而晕,这些天又做噩梦,大家都以为他是伤心母丧。这个李进忠原名魏四,是成年后才进宫的,是朱由校的母亲王才人房中的太监,炒得一手好菜,加上做事精干,很得王才人信任。王才人知道他改姓进宫后,许他可以复了原姓,不过现在他还是叫李进忠,一直是王才人的心腹太监。王才人死后,他随着朱由校成了西李选侍的太监。前些天一直在外忙着王才人死后的事,这才看到朱由校,泪就流了下来。
朱由校也有些感动,说道“李伴伴,你有心了。”心里想着,初到此地,一个人总是要有自己的心腹之人才行呀。这个李进忠深受母亲信任,且对母亲和自己都忠心耿耿,心性看来是不错的。应该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暂时可以信任的人了。
朱由校带着四个人,向东宫宫门而去。一个五十多岁的官员正好走过来,看到朱由校,避在路边行礼道:“见过太孙殿下。”朱由校看向李进忠,李进忠道:“东宫少詹事徐光启大人。”朱由校拱手道:“徐大人好。”仔细打量,只见其人气宇轩昂,一绺胡子长得极好,只怕与关羽有得一拼。只是眉眼之间颇有忧愁之意。
“不知徐大人到东宫所为何事呀。”突然一激灵,这人名字好熟。上一世他对明朝了解不多,但徐光启这个人倒是读书时学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写了一本好象和农业有关的书。于是立刻接口道:“不知孤可能帮上什么忙呀。”这个人既然在中学课本里出现过,那应该很厉害,拉拢是第一位的。却没有想到,自己只是个十多岁的少年,自己的太子父亲都是要权没权,要宠没宠。徐光启如何会找他帮忙呢。
果然,徐光启再施礼道:“不敢当太孙殿下礼。下官在通州练兵,今日回京来拜见太子,然后到兵部公干。谢过太孙殿下了。”朱由校这时候已经想明白了,立刻改变策略道:“徐大人精于农事,有一事请教,徐大人可知道玉米红薯和马铃薯吗?”
徐光启眼睛一亮:“玉米,是不是玉蜀黍?”朱由校也不知道,就把玉米的样子简单地说了一下,徐光启点头:“听殿下所言,应该就是玉蜀黍了。红薯倒是知道的,只是这马铃薯又是何物呀。”
朱由校道:“地上面长得和红薯差不多,但地下部分比红薯要小一些,是圆形的,所以叫马铃薯。”
徐光启恍然大悟:“殿下所说应该是土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