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人
分类: qsxs
娜如瓶罐完美的弧度,轻薄的衣衫因着风缠绕其上,更平添几分柔美与婉转;也有过年迈的老人,倚着坎坷如其皱纹的墙面,光与暗交替在饱经岁月沧桑的沟壑中,白发夹着灰败如冬之号角下埋葬于雪间的枯草。
然而最常出现在笔下的还是那座喷泉。他的学生曾经困惑过这一成不变的喷泉有着怎样的魔力,才能吸引他日复一日地在帆布上勾勒它的轮廓。怎么会是一成不变呢?熹微之时的天空是华贵的嵌着金边的黑,就像裁判官身上的长袍,肃穆而高贵。云层是那么的低,几乎叫人透不过气来,房屋依旧笼罩在夜幕的阴影之下,池子里的水如一潭浓墨,又像密不透风的绸子。却在这一片漆黑中,地平线上的阳光如一道离弦的箭,将天与地分成上和下两个世界。雕像的尖端刚好穿过光线疾驰而过的痕迹,人像完美的容貌,在晨光中越发清晰。那是一天的开端。
上午是明快的,富有生命力的时段。蓝的发紫的天空上有纯白的云,胖乎乎的好像悠闲漫步在牧场上的绵羊,倒映在水面上却成了斑驳抽象的色块。正午的钟声敲响后,在教会学习识字的小孩子们会一股脑地涌出来,喷泉附近的宁静如同落在水面上的阳光,碎成了满池的金黄。欢笑声惊起的鸽子成群飞舞,落下剪纸般的影子。每逢这时候他便会察觉到坐在自己身旁的学生稍稍松了一口气,那孩子比满地的玉米粒更容易惹来鸽子的好感,毕竟喜欢亮闪闪的东西是鸟类的通病。
傍晚是绚烂的时刻。太阳神驾着马车奔向西边,即使是神武的骏马,在苍穹上驰骋了一天也免不了疲惫。马儿喘着粗气,热腾腾的气流拖曳成了紫罗兰色的霞光,为小镇的房屋蒙上一层粉色的面纱。该怎样形容那种颜色呢?黛蓝中带着粉紫,东边更深沉一些,靛蓝的底色上如丝如缕的是墨色的云,西边却是未散去的明艳。他坐在钟楼影子的旁边,右手是一片海水,左手是一片火焰,他望着天空,却找不到二者之间的分界。
唯独有一个场景,一次又一次地被他所描绘,却从未被他得见。灰白的天空,阴翳如同未亡人的愁容,却意外地澄澈好像溪中的水。地上看不到影子,高耸的钟楼凝滞成了森冷,粉刷好的墙面是寂寂的白,街上没有匆匆而过的行人,没有肌肉贲张的抬着重物的壮汉,没有坐在墙角歇息的游客,连鸽子的羽毛都寻不见一根。喷泉落在池中的水激起了氤氲的雾气,弥漫着遮蔽了街角。好像仲夏的清晨,人们尚未从睡梦中醒来,天却已经大亮了。但他知道不是。这是记忆中北方的喷泉,他们从地下引来滚烫的泉水,在雪峰之间、蓝镜湖畔,在行宫之前、庭园之中,用最纯净的大理石砌成宏伟的石台与精致的雕像,让泉水在其中如缎带般萦绕。山间的空气是雪神女的呼吸,让意志不坚者沉醉,而忘却了人世。那气息拂过泉水时,便散成了洁白的雾。冬青与杉树在两侧肃然而立,椭圆的鹅卵石在地上铺开,他从雾中走过,好像巡视领地的国王。
年幼时他和母亲住在一起。那是个雍容而端庄的女性,会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捧着绘满彩页的书,坐在喷泉旁给他讲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神话。这是他识字的方式,只不过那时他顽皮,圈圈绕绕的字符一个都没记住,反而拿指尖蘸了水,在大理石台上画起了小天使和卷叶草。他还记得自己养了条自称很有格调的龙,只有哈巴狗那么大,喜欢窝在宝石堆上而不是埋在金币里呼呼大睡。不,那是后来的事情了。如今在他的印象中,喷泉旁总是空无一人,白与灰在黯淡的天色下不分彼此,记忆模糊成了一片胡乱涂抹的石灰膏,好像长风卷着霜雪掠过冰河旷野,让人寻不到天与地,只有层次分明的白,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努力从记忆的深井中打捞起支离破碎的倒影,却始终一无所获。
他在南方已经太久了,久得忘记了北方的阳光与风。
作者有话要说:书中彩页
第一章(3)
对于南方人而言,北方是个遥远的概念,而这种遥远,并非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由圣城向东,越过无数庄园与城堡,随着漫山遍野的翠绿逐渐稀疏直至不见踪影,人迹罕至之处,是一片终年阴云密布的荒原。这片土地寸草不生,也无河流经过,倘若有人要打一口水井,也只能挖出累累尸骨和锈迹斑斑的盔甲与武器。南方人管这里叫边境,大意是文明世界的尽头,每年都会有无数梦想着财富与荣耀的人来这里寻觅。这些人或者挖掘出什么上古遗物、稀世珍宝,从而一举成名,或者带着大批追随者于此定居,在穷山恶水之间谋得一席生存之地,且自封贵族,以期在领地形成规模后能获得教廷的敕令,受封个边境伯爵之类的真正具有法理效力的传承头衔。
而北地人则称这荒原为古战场。南方人认为大陆的文明始于神降时代,拥有沟通神明之力的巫师与祭司组成大大小小的宗教团体,占据一方领地,统率着数千乃至上万的居民,那便是社会最初的雏形。但北地人却知道,神降时代之前还有真神时代,那时世界是神魔之间的战场,信奉神明的人类和受魔族蛊惑的人类无休止地交战,天使与恶魔纷纷降临人间。战争持续了几千年,直至三名至高六翼天使中陨落了两名,而魔族最高统帅也不知所踪,双方这才偃旗息鼓。这片古战场,便是令日月失色的最终一
然而最常出现在笔下的还是那座喷泉。他的学生曾经困惑过这一成不变的喷泉有着怎样的魔力,才能吸引他日复一日地在帆布上勾勒它的轮廓。怎么会是一成不变呢?熹微之时的天空是华贵的嵌着金边的黑,就像裁判官身上的长袍,肃穆而高贵。云层是那么的低,几乎叫人透不过气来,房屋依旧笼罩在夜幕的阴影之下,池子里的水如一潭浓墨,又像密不透风的绸子。却在这一片漆黑中,地平线上的阳光如一道离弦的箭,将天与地分成上和下两个世界。雕像的尖端刚好穿过光线疾驰而过的痕迹,人像完美的容貌,在晨光中越发清晰。那是一天的开端。
上午是明快的,富有生命力的时段。蓝的发紫的天空上有纯白的云,胖乎乎的好像悠闲漫步在牧场上的绵羊,倒映在水面上却成了斑驳抽象的色块。正午的钟声敲响后,在教会学习识字的小孩子们会一股脑地涌出来,喷泉附近的宁静如同落在水面上的阳光,碎成了满池的金黄。欢笑声惊起的鸽子成群飞舞,落下剪纸般的影子。每逢这时候他便会察觉到坐在自己身旁的学生稍稍松了一口气,那孩子比满地的玉米粒更容易惹来鸽子的好感,毕竟喜欢亮闪闪的东西是鸟类的通病。
傍晚是绚烂的时刻。太阳神驾着马车奔向西边,即使是神武的骏马,在苍穹上驰骋了一天也免不了疲惫。马儿喘着粗气,热腾腾的气流拖曳成了紫罗兰色的霞光,为小镇的房屋蒙上一层粉色的面纱。该怎样形容那种颜色呢?黛蓝中带着粉紫,东边更深沉一些,靛蓝的底色上如丝如缕的是墨色的云,西边却是未散去的明艳。他坐在钟楼影子的旁边,右手是一片海水,左手是一片火焰,他望着天空,却找不到二者之间的分界。
唯独有一个场景,一次又一次地被他所描绘,却从未被他得见。灰白的天空,阴翳如同未亡人的愁容,却意外地澄澈好像溪中的水。地上看不到影子,高耸的钟楼凝滞成了森冷,粉刷好的墙面是寂寂的白,街上没有匆匆而过的行人,没有肌肉贲张的抬着重物的壮汉,没有坐在墙角歇息的游客,连鸽子的羽毛都寻不见一根。喷泉落在池中的水激起了氤氲的雾气,弥漫着遮蔽了街角。好像仲夏的清晨,人们尚未从睡梦中醒来,天却已经大亮了。但他知道不是。这是记忆中北方的喷泉,他们从地下引来滚烫的泉水,在雪峰之间、蓝镜湖畔,在行宫之前、庭园之中,用最纯净的大理石砌成宏伟的石台与精致的雕像,让泉水在其中如缎带般萦绕。山间的空气是雪神女的呼吸,让意志不坚者沉醉,而忘却了人世。那气息拂过泉水时,便散成了洁白的雾。冬青与杉树在两侧肃然而立,椭圆的鹅卵石在地上铺开,他从雾中走过,好像巡视领地的国王。
年幼时他和母亲住在一起。那是个雍容而端庄的女性,会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捧着绘满彩页的书,坐在喷泉旁给他讲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神话。这是他识字的方式,只不过那时他顽皮,圈圈绕绕的字符一个都没记住,反而拿指尖蘸了水,在大理石台上画起了小天使和卷叶草。他还记得自己养了条自称很有格调的龙,只有哈巴狗那么大,喜欢窝在宝石堆上而不是埋在金币里呼呼大睡。不,那是后来的事情了。如今在他的印象中,喷泉旁总是空无一人,白与灰在黯淡的天色下不分彼此,记忆模糊成了一片胡乱涂抹的石灰膏,好像长风卷着霜雪掠过冰河旷野,让人寻不到天与地,只有层次分明的白,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努力从记忆的深井中打捞起支离破碎的倒影,却始终一无所获。
他在南方已经太久了,久得忘记了北方的阳光与风。
作者有话要说:书中彩页
第一章(3)
对于南方人而言,北方是个遥远的概念,而这种遥远,并非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由圣城向东,越过无数庄园与城堡,随着漫山遍野的翠绿逐渐稀疏直至不见踪影,人迹罕至之处,是一片终年阴云密布的荒原。这片土地寸草不生,也无河流经过,倘若有人要打一口水井,也只能挖出累累尸骨和锈迹斑斑的盔甲与武器。南方人管这里叫边境,大意是文明世界的尽头,每年都会有无数梦想着财富与荣耀的人来这里寻觅。这些人或者挖掘出什么上古遗物、稀世珍宝,从而一举成名,或者带着大批追随者于此定居,在穷山恶水之间谋得一席生存之地,且自封贵族,以期在领地形成规模后能获得教廷的敕令,受封个边境伯爵之类的真正具有法理效力的传承头衔。
而北地人则称这荒原为古战场。南方人认为大陆的文明始于神降时代,拥有沟通神明之力的巫师与祭司组成大大小小的宗教团体,占据一方领地,统率着数千乃至上万的居民,那便是社会最初的雏形。但北地人却知道,神降时代之前还有真神时代,那时世界是神魔之间的战场,信奉神明的人类和受魔族蛊惑的人类无休止地交战,天使与恶魔纷纷降临人间。战争持续了几千年,直至三名至高六翼天使中陨落了两名,而魔族最高统帅也不知所踪,双方这才偃旗息鼓。这片古战场,便是令日月失色的最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