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被迫遣回乡下后(重生)》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牙:“偷东西的贼人可恨,那你打算如何?若不嫌麻烦,去县衙一趟做个祖籍登记,可以领块官田呢,只是农田收成需要日子,要不俺找俺娘给你借点钱。”
  林殊文摇头:“不用,你已经帮我许多。”
  莫布喊道:“总不能饿着肚子冻死在屋内吧。”
  林殊文脸上泛起轻愁。
  “我、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比你们有力气,”说着唇角扬起一抹牵强的笑,“正应了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布:“啊,你会写字啊?”
  林殊文:“……会。”
  莫布:“俺给你出个主意,可以帮咱们村的人写信,五文钱一封。”
  “八宝村没有谁识字的,若想往外头给亲人朋友传封信,都要去隔壁杏花村找一位冯先生写,不过要传信的人家不多。”
  林殊文喃喃:“五文钱……”
  他问:“五文钱能买什么吃的呢?馒头?包子?”
  莫布瞧少年有些天真懵懂的神情,笑道:“一文钱能买一个馒头,三文一个肉包。”
  林殊文摸了摸平坦的肚子,心想若能挣到五文钱也很好了,买五个馒头,至少够他吃几天。
  他来时在包裹内放有少量纸和笔墨,车夫偷走了钱袋,其他东西还留着。
  他望向莫布,语气透出紧张。
  “我要怎么做才能替村里的人写信?”
  莫布道:“俺给你问问。”
  林殊文把门敞开,望着莫布的眸子湿润明亮。
  “多谢你,莫布。”
  莫布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从别人嘴里叫出来这般好听,林殊文的口音和他们不同,吐字温柔清亮,他傻呵呵地笑了声。
  *
  生了病,林殊文午后就在屋内睡觉,短短几日,本就清瘦的他更为瘦弱了。
  莫布在田里干农活,下田的乡民很多,莫布逢人就问,还真有两户人家打算过两日去杏花村找冯先生写信的。
  莫布道:“别去杏花村啦,咱们八宝村就有会写字的。”
  干活的农户抬头:“谁啊,村里还有认字的,俺们咋不晓得。”
  莫布:“就是搬回来的林殊文。”
  “林殊文是谁?”
  “林大成那个从城里被送回来的儿子啊,村里原来那个是丰阳县地主儿子哩。”
  “他一个人住?”
  “林大成跟他婆娘都死了,能跟谁住?”
  农忙的村民们边干活边七嘴八舌的闲唠,话都围绕林殊文八卦。
  傍晚前,莫布带着两位要传信的村民找到林殊文家,隔着篱笆门喊他,
  林殊文睡醒不久,坐在床尾发呆,右耳隐约听到叫声,出去开门,见到陌生的村民下意识低头。
  莫布简单介绍村民的来意,林殊文两只白玉似的耳朵微微一抖,轻声应:“好,我马上写。”
  他自知旧房简陋,不方便请人进去候着。
  村民向他口述信中传达的内容,林殊文记下,很快小跑进屋。
  村民道:“这林大成的儿子怕生啊。”
  “好俊俏,怪不得莫布要帮人家,你小子——”
  另一位村民搭话:“看上人家了吧?!林大成儿子一看就是个哥儿,衣带扎出的腰忒细!”
  林殊文不知道外头村民如何调侃莫布和自己,他很快照着方才听到的内容写了信,出去后交给两人。
  林殊文挣得十文钱,想分一半给莫布,
  莫布把手揣在身后,摇头:“俺不收,你如今有难处,留钱用着。”
  傍晚炊烟袅袅,每家每户都在做饭。
  林殊文比猫还要认生,索性用三文钱向莫布家买了三个刚出锅的馒头。
  莫布把馒头给他送来,顺道拿了几块比较粗能燃烧过夜的干柴给他。
  “俺方才在家劈柴,多劈了几块。”
  林殊文眼眶微润,莫布对上少年这双含了水眸子,整颗心上蹿下跳。
  “别、别哭啊,柴火遍地都是,不值钱的,再说你都和俺家买馒头了,俺娘拿到钱心里挺高兴呢,问你明日还买不买。”
  村里的农户大多自给自足,官田税多,他们不靠分到的田地挣钱。
  这儿家家户户都不缺馒头,所以卖包子馒头的生意在周围几个村是做不起来的。
  林殊文抿唇,矜持地笑了下:“我吃完就跟莫婶买馒头。”
  莫布笑道:“好啊!”
  林殊文晚上吃了个热腾腾的馒头,火光映着他憔悴的病容,少有地浮起些笑意。
  重生前林殊文日子过得好,但从来没有一刻觉得淡而无味的馒头这么好吃过,简陋的旧屋也因为有了燃烧的火柴过夜,显得温暖许多。
  作者有话要说:
  待修,谢谢大家·、
  活在传说里的老攻过几章出现。


第5章
  清早,余存在火堆烧成炭的木柴还有些热度。
  乡下的土房子虽然不似城内修建得气势雅观,但用料还算实扎实,墙壁够厚。火堆烧足一夜,室内尚有一股温暖。
  连着前世被遣返的那段日子和重生后,林殊文难得在昨日夜晚睡了个比较安稳的觉。
  他捣开火堆,搭在膝盖的脸颊浮起少许薄红,指尖连着身子暖洋洋的,有几分病后的慵懒。
  林殊文把火种转移至土灶,加上一小撮干草,再架几根比较细的树枝。
  少年坐在木板凳上对准灶口轻轻吹几下,火就重新燃了起来。
  盛在锅内的水渐渐熬热,林殊文把水吹得凉些,就着个馒头小口进食,火柴烘得他双颊和鼻尖渗出细汗,连日来因为少食和生病,下巴瘦出了道尖尖。
  剩下的七枚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