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强军:欧洲八大古战精锐》
分类: txts3
步兵。使用短矛、穿戴胸甲、排布成密集队形,是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骑兵的典型形象。而在北方,情况则截然不同,色雷斯骑兵受到北方的斯基泰游牧民族影响,偏爱灵活机动的作战风格。在长时间的军事交流中,马其顿骑兵受到多方面的杂糅影响,终于在腓力二世时期开放出一朵博采众长的骑兵之花。
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在骑兵装备、战术和组织上的全方位革新,使得伙伴骑兵成为世界上第一支正规化的冲击骑兵。就如同后世的近代骑兵对古代骑兵获得优势一样,伙伴骑兵对同时期的其他骑兵部队有着类似的领先。尽管没有更重的甲胄、更锋利的武器,在骑手个人的骑术和搏斗技巧上也没有绝对优势,但伙伴骑兵仍然能够在与同时期优秀骑兵对手的对抗中屡尝胜绩。
在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时代过去之后,狭义上的伙伴骑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各希腊化政权的军事体系中,仍有继承了伙伴骑兵作战方式和地位的同类继续存在。这些各自政权中的军事贵族,作为军队中的重骑兵精华继续服役,一如既往地维持着战场上的卓越表现。伙伴骑兵及其同类部队的作战方式和原则,也逐渐扩展到整个地中海世界。
尽管伙伴骑兵作为一个军事单位,最终随着希腊化世界的衰弱而消失无踪,但他们的发展成果和精华,却随着骑兵作战艺术一起流传下去。下面将从伙伴骑兵的装备、作战风格和实战经历等方面入手,为读者带来一幅伙伴骑兵的全景图,介绍从建军到消亡的数个世纪中,伙伴骑兵及其继承者的故事。
装备
伙伴骑兵最重要的武器,是被称为旭斯通(Xyston)的长枪。这种长度至少达到约3.5米的武器,在疾驰的骑兵手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与之对应的,腓力二世改革之前的地中海世界主流骑兵,包括希腊、色萨利、马其顿和波斯骑兵在内,都习惯使用约1.8米长的标枪。波斯人称这种标枪为帕尔塔(Palta),这种既可用来投射也可用来刺杀的武器,使用方便、用途广泛。但当使用帕尔塔标枪/短矛的骑兵与装备长矛的枪骑兵陷入近战时,后者屡屡凭借一寸长一寸强的优势在骑兵战中占据上风。对于特化冲击用途的伙伴骑兵而言,旭斯通骑枪不可或缺,也由于这种武器的重要地位,马其顿式的重骑兵经常被称为旭斯通枪骑兵(Xystonphoroi)。旭斯通骑枪的枪杆由坚固的山茱萸木制成,在尾端置有配重的蜥蜴锥,略重于枪头,也可在枪头损坏或枪杆折断后当作枪头使用。旭斯通的重心在枪杆中央偏后,这在方便骑手平举骑枪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了骑枪的攻击距离。实际运用中,伙伴骑兵的骑枪有更多不同的形制,有些骑兵使用比旭斯通稍长、稍重的康托斯(Kontos)骑枪。在古典历史学家的一些作品中,康托斯和旭斯通则没有明确分别,仅仅被作为同一武器的不同表述使用。此外的一些作品中,将一些极端轻装的马其顿枪骑兵称为萨里沙枪骑兵(Sarissaphoroi)。考虑到萨里沙是马其顿方阵所使用的超长枪,其长度至少达到了4.6米以上,对骑兵而言实在难以驾驭,这一称呼可能只是对长枪形制的误读;或者是骑手仅使用了半截萨里沙长枪(萨里沙长枪由两截枪杆合成,中间以金属连接器串联),而其大约2~3米的长度则较为符合现实。
除了骑枪之外,伙伴骑兵也配备贴身战斗的短兵器,最受欢迎的选择是著名的柯匹斯(Kopis)反曲单刃剑。这种刃长一般在60厘米左右的劈砍用武器威力巨大,但就骑兵武器而言有些过短了。此外,双刃的旭福斯剑(Xiphos)也是常见的骑兵护身武器,它比柯匹斯更适合刺击,但同样有着长度不足的缺点。
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伙伴骑兵,以骑兵短靴、白色上衣和深色斗篷作为标准的装束。最值得一提的是,伙伴骑兵的甲胄防护尽管比起同一时期的任何其他骑兵都更加倾向于冲击作战,但伙伴骑兵仅仅算得上是中型甚至轻型的骑兵。伙伴骑兵的坐骑大多没有任何铠甲,个别马匹在前胸以亚麻或皮革制的护胸保护,骑手的防护也仅限于头盔和胸甲,手臂、腿部则空空如也。伙伴骑兵最常用的骑兵头盔,是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初期非常流行的皮奥夏式头盔,此后色雷斯式、弗里吉亚式头盔也逐渐普遍在伙伴骑兵中使用。伙伴骑兵选择的胸甲则视个人喜好有所不同。希腊式的骑兵肌肉胸甲是他们的第一种选择,其在不少考古发现中都出现过。这些骑兵专用肌肉胸甲与同类的步兵所用产品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仅覆盖到腰部为止,同时在肩部、颈部留有更大的开口,方便骑手在马匹上动作。另一种选择,是更轻便的亚麻或皮革胸甲,并在其中设置金属内衬。伊苏斯马赛克画中的亚历山大,就显然身着这种亚麻甲。这些胸甲的下缘还缝有重叠的亚麻甲条,被称为护腰甲(Pteruges)。还有少数伙伴骑兵,为了更灵活的行动,甚至拒绝着甲。为了方便使用骑枪,这段时期的伙伴骑兵都不使用盾牌。
然而在随后的希腊化时期,伙伴骑兵的装备随着战场需求的变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东方的游牧民族广泛地采用了具装化的超重型骑兵,伙伴骑兵早在与波斯军队的交战中就
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在骑兵装备、战术和组织上的全方位革新,使得伙伴骑兵成为世界上第一支正规化的冲击骑兵。就如同后世的近代骑兵对古代骑兵获得优势一样,伙伴骑兵对同时期的其他骑兵部队有着类似的领先。尽管没有更重的甲胄、更锋利的武器,在骑手个人的骑术和搏斗技巧上也没有绝对优势,但伙伴骑兵仍然能够在与同时期优秀骑兵对手的对抗中屡尝胜绩。
在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时代过去之后,狭义上的伙伴骑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各希腊化政权的军事体系中,仍有继承了伙伴骑兵作战方式和地位的同类继续存在。这些各自政权中的军事贵族,作为军队中的重骑兵精华继续服役,一如既往地维持着战场上的卓越表现。伙伴骑兵及其同类部队的作战方式和原则,也逐渐扩展到整个地中海世界。
尽管伙伴骑兵作为一个军事单位,最终随着希腊化世界的衰弱而消失无踪,但他们的发展成果和精华,却随着骑兵作战艺术一起流传下去。下面将从伙伴骑兵的装备、作战风格和实战经历等方面入手,为读者带来一幅伙伴骑兵的全景图,介绍从建军到消亡的数个世纪中,伙伴骑兵及其继承者的故事。
装备
伙伴骑兵最重要的武器,是被称为旭斯通(Xyston)的长枪。这种长度至少达到约3.5米的武器,在疾驰的骑兵手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与之对应的,腓力二世改革之前的地中海世界主流骑兵,包括希腊、色萨利、马其顿和波斯骑兵在内,都习惯使用约1.8米长的标枪。波斯人称这种标枪为帕尔塔(Palta),这种既可用来投射也可用来刺杀的武器,使用方便、用途广泛。但当使用帕尔塔标枪/短矛的骑兵与装备长矛的枪骑兵陷入近战时,后者屡屡凭借一寸长一寸强的优势在骑兵战中占据上风。对于特化冲击用途的伙伴骑兵而言,旭斯通骑枪不可或缺,也由于这种武器的重要地位,马其顿式的重骑兵经常被称为旭斯通枪骑兵(Xystonphoroi)。旭斯通骑枪的枪杆由坚固的山茱萸木制成,在尾端置有配重的蜥蜴锥,略重于枪头,也可在枪头损坏或枪杆折断后当作枪头使用。旭斯通的重心在枪杆中央偏后,这在方便骑手平举骑枪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了骑枪的攻击距离。实际运用中,伙伴骑兵的骑枪有更多不同的形制,有些骑兵使用比旭斯通稍长、稍重的康托斯(Kontos)骑枪。在古典历史学家的一些作品中,康托斯和旭斯通则没有明确分别,仅仅被作为同一武器的不同表述使用。此外的一些作品中,将一些极端轻装的马其顿枪骑兵称为萨里沙枪骑兵(Sarissaphoroi)。考虑到萨里沙是马其顿方阵所使用的超长枪,其长度至少达到了4.6米以上,对骑兵而言实在难以驾驭,这一称呼可能只是对长枪形制的误读;或者是骑手仅使用了半截萨里沙长枪(萨里沙长枪由两截枪杆合成,中间以金属连接器串联),而其大约2~3米的长度则较为符合现实。
除了骑枪之外,伙伴骑兵也配备贴身战斗的短兵器,最受欢迎的选择是著名的柯匹斯(Kopis)反曲单刃剑。这种刃长一般在60厘米左右的劈砍用武器威力巨大,但就骑兵武器而言有些过短了。此外,双刃的旭福斯剑(Xiphos)也是常见的骑兵护身武器,它比柯匹斯更适合刺击,但同样有着长度不足的缺点。
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伙伴骑兵,以骑兵短靴、白色上衣和深色斗篷作为标准的装束。最值得一提的是,伙伴骑兵的甲胄防护尽管比起同一时期的任何其他骑兵都更加倾向于冲击作战,但伙伴骑兵仅仅算得上是中型甚至轻型的骑兵。伙伴骑兵的坐骑大多没有任何铠甲,个别马匹在前胸以亚麻或皮革制的护胸保护,骑手的防护也仅限于头盔和胸甲,手臂、腿部则空空如也。伙伴骑兵最常用的骑兵头盔,是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初期非常流行的皮奥夏式头盔,此后色雷斯式、弗里吉亚式头盔也逐渐普遍在伙伴骑兵中使用。伙伴骑兵选择的胸甲则视个人喜好有所不同。希腊式的骑兵肌肉胸甲是他们的第一种选择,其在不少考古发现中都出现过。这些骑兵专用肌肉胸甲与同类的步兵所用产品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仅覆盖到腰部为止,同时在肩部、颈部留有更大的开口,方便骑手在马匹上动作。另一种选择,是更轻便的亚麻或皮革胸甲,并在其中设置金属内衬。伊苏斯马赛克画中的亚历山大,就显然身着这种亚麻甲。这些胸甲的下缘还缝有重叠的亚麻甲条,被称为护腰甲(Pteruges)。还有少数伙伴骑兵,为了更灵活的行动,甚至拒绝着甲。为了方便使用骑枪,这段时期的伙伴骑兵都不使用盾牌。
然而在随后的希腊化时期,伙伴骑兵的装备随着战场需求的变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东方的游牧民族广泛地采用了具装化的超重型骑兵,伙伴骑兵早在与波斯军队的交战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