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风景打动你》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的情绪,也许是自豪。
我是渐渐老迈的汽车,油料所剩已然不多。我要精打细算,小心翼翼地驱动它赶路。生命本是宇宙中的一瓣微薄的睡莲,终有偃旗息鼓闭合的那一天。在这之前,我一定要抓紧时间,去看看这四野无序的大地,去会一会英辈们留下的伟绩和废墟。
终于决定迈开脚步了。很多人有个习惯,出远门之前,先拿出纸笔,把自己要带的东西都一一列出。旅游秘籍中,传授这种清单的俯拾皆是。到寒带,你要带上皮手套、雪地靴,到热带,你要带上防晒霜、太阳镜、驱蚊油。就算是不寒不热的福地,你也要带上手电筒、黄连素加上使领馆的电话号码……
所有这些,都十分必要。可有一样东西,无论你到哪里,都不可须臾离开,那就是——你可记得带上自己的灵魂?
据说古老的印第安人有个习惯,当他们的身体移动得太快的时候,会停下脚步,安营扎寨,耐心等待自己的灵魂前来追赶。有人说是三天一停,有人说是七天一停,总之,人不能一味地走下去,要驻扎在行程的空隙中,和灵魂会合。灵魂似乎是个身负重担或是手脚不利落的弱者,慢吞吞地经常掉队。你走得快了,它就跟不上趟儿。我觉得此说法最有意义的部分,是证明在旅行中,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是不同步的,是分离分裂的。而一次绝佳的旅行,自然是身体和灵魂高度协调一致,生死相依。
好的旅行应该如同呼吸一样自然,旅行的本质是学习,而学习是人类的本能。身为医生,我知道人一生必得不断地学习。我不当医生了,这个习惯却如同得过天花,在心中留下斑驳的痕迹。旅行让我知道在我之前活过的那些人,他们可曾想到过什么、做过什么。旅行也让我知道,在我没有降生的那些岁月,大自然盛大的恩典和严酷的惩罚。旅行中我知道了人不可以骄傲,天地何其寂寥,峰峦何其高耸,海洋何其阔大。旅行中我也知晓了死亡原不必悲伤,因为你其实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以另外的方式循环往复。
凡此种种,都不是单纯的身体移动就能解决问题的,只能留给旅行中的灵魂来做完功课。出发时,悄声提醒,背囊里务必记得安放下你的灵魂。它轻到没有一丝重量,也不占一寸地方,但重要性远胜过GPS。饥饿时是你的面包,危机时助你涉险过关。你欢歌笑语时,它也无声扮出欢颜。你捶胸顿足时,它也滴泪悲愤……灵魂就算不能像烛火一样照耀着我们的行程,起码也要同甘共苦地跟在后面,不离不弃,不能干三天停一天地磨洋工。否则,我们就是一具飘飘荡荡的躯壳在蹒跚,敲一敲,发出空洞的回音,仿佛千年前枯萎的胡杨。

鸟瞰埃德蒙顿
北极光给人的感动,是突如其来的狂喜和感天动地的震慑,加拿大艾伯塔省省会埃德蒙顿留给我的冬日怀想,是清冷的安宁和无以言说的静谧。
下雪了,加拿大的冬天,必然该有雪的,犹如真正的海要有惊涛。艾伯塔省的雪是绵软的,带着轻薄的鞘,好像一种来自上天的昆虫。它们自由自在地飞舞,降落在大地、树梢、城堡、木屋和人们的肩头,让埃德蒙顿如同种了千百万棵梨花盛开的树。为了鸟瞰埃德蒙顿的全景,我们登上了全市第二高的建筑。保安队长领着我们不断攀登,用粗大的钥匙打开一层层厚重的铁门。终于,我们站到了距地面150米高的顶楼之上。这里通常不是一个景点。
那一刻,四周寂寥无声。汽车和行人的喧嚣已匍匐在脚下如峡谷般的深底之街上,头上是苍凉云天,蕴含着雪花的千军万马。四周是林立的大厦,玻璃幕墙闪着孤寂而带有虹彩的光。远方,是涟漪般散去的民居。在更远的地方,是天和大地的缀连处,由细密的森林用灰绿的针脚缝缀而起,浑然天成。
我们渴望城市,我们又留恋乡村。埃德蒙顿的建设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便捷之时,依然偎依在大自然的臂弯里。
而这一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来自周密的设计。埃德蒙顿市早有规定,除了市中心,不得在郊区建造高楼。这就使得埃德蒙顿至今保留着完整圆滑的360度地平线,令人心旷神怡。
人类是需要常常看见地平线的。那让我们有一种与大地同在的踏实感。它提示我们在琐碎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博大的存在,可以承载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埃德蒙顿把高度繁华的城市建设与自然的生态环境完美结合在一起,不仅符合建筑美学,而且和人类生存的深层渴求共振。人类是自然之子,如果长期和大自然相隔绝,在单调、鼓噪、僵硬、刻板的人工建筑中踯躅,喝添加了氯化物的水,呼吸被空调设备循环往返无数次的空气,饮下农药和化肥,吞入各种各样的工业原料……就违背了人类几百万年以来进化的基本大法,它不仅仅是不自然的,而且是不人道的。那种总是两点一线或三点一线的生存方式,缺少大自然月朗风清的抚摸,缺乏太阳炙热而光明的照耀,呼吸不到由青葱的树木刚刚制造出来的新鲜氧气,喝不到由无数沙岩缓缓滤过的甘甜泉水……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会一道萎靡、羸弱、发霉、凋零。
人是活在关系中的群居动物。人的一辈子,说穿了,有三种关系像轴心一般,指挥着我们围着它打转。第一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种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种是人与自我的关系。如果你远离自然,那这第一种关系的纤绳已咔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