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道纪
分类: qsxs
来。
准确来说,是一头青牛,牛背上盘腿坐着个老头。老头穿着白色的道袍,看着沾了不少的泥土灰垢。他的头发和胡子都是一片花白,后背佝偻着,怀里抱着一把拂尘,腰间挂着一块黑白两色泾渭分明的罗盘。
老头骑着青牛从云层里出来的时候,林老头正好赶到了山顶,他看着远处的人,惊骇的说不出来话。心里想着,这一定是道士口中所说的仙师。
不是仙师怎么能从云层里出来?
他想要冲进去跪倒在仙师面前磕几个响头,向他求要一张救命的符,一张就够,他要救自己的孙儿。可是,任凭他怎么往前跑,快也好慢也好,和仙师的距离始终没变过。虽然他一直在跑,但似乎只是在原地踏步,没有往前一步。
林老头跑到力竭,上气不接下气,最后累倒在地上,眼睛死死盯着前方,冒烟的嗓子眼还在发出声音:
符……我想要一张符……
青牛背上的老头是仙师,但却没有仙风道骨仙师的样子。他从青牛背上下来,脚落地时没有落稳,一个踉跄跌坐在地上,这么一坐身子骨仿佛要散架了一样。他缓慢的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然后瞪了一眼青牛,朝它的屁股猛拍了一巴掌。
“好你个畜牲!连你也晓得欺负我?”
青牛哞叫了两声,十分委屈可怜的眨眨眼,然后扭头扭身走回云层深处。
青牛离开后,老头往四角阁楼走去。进入阁楼,目光落在地上,看见上面倒落得茶水水迹,吹胡子瞪眼,“浪费!”
说完坐下,喝完茶杯里的茶,“你那罐子里的茶叶,有多少?”
“喝完这一壶,不多不少,三两三。”青衣书生说道。
道士老头抓着胡须,点着头,“三两三,是个好兆头。”
说完接着说,“再来一杯,赶了这么大老远的路,贫道我是口干舌燥,得多喝些茶水润润。”
旁边的和尚扫了他一眼,佩服他的不要脸,想多喝几口非得说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这里是南华山,你的地盘,抬个腿就到了的事,远?
再说,累也是那头青牛累,你累什么?
和尚无言,只好诵着佛号。
“也不知道云顶山的那位究竟喜欢你这穷酸书生什么,明知不会有结果,悟道古树每百年的嫩芽,都要亲手摘下一些炮制三两九的茶叶给你。”道士老头摇晃着脑袋,喝完茶水,他的脸上也是金光浮现,“三两九,拿的是天意,可这要的……却是心意啊。”
道士老头深看了青衣书生几眼,暗含他意。
“时辰快到了。”青衣书生不想在这件事上多纠缠,看了眼天色,旋即说道。
此刻夕阳已经消失不见,只是天尽头与地相接的地方,还有一丝橘黄色的光。
皎月还没出现,天色昏暝,好似鸿蒙浑噩。
时辰要到了。
道士老头转过身去,三人齐齐望向东方,等着最后一线光消散。
九月九,在人间是重阳。
在天地界线最后一缕光消散的刹那,道士老头解开腰胯上的黑白罗盘,朝天一甩,手里掐着印决,嘴里念叨着什么。只见那黑白色的罗盘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到最后遮天蔽日似乎笼罩了整个世界。
天地间只剩下罗盘的黑白两色,一阴一阳,四周的时空也再度凝滞起来,无声无息。道士老头的脸色陡然间严肃起来,锁着的眉头上不断冒出黄豆大小的汗珠。
“还愣着做什么,罗天道盘能欺瞒的时间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没看贫道我支撑的费劲吗?这一时半会流失的,你那一罐子茶叶都给我也补不回来。”老头着急大喊。
青衣书生和和尚缓过神来,都是讪讪一笑,老头动手太快,他们第一时间确实没反应过来。
旋即,两人面色凝重。
不知什么时候,青衣书生手里多了把戒尺,道士怀里的拂尘悬浮在半空,顶部的羽丝纷纷脱落,变成一根细长的丝线。丝线一端缠绕在戒尺头部,另一断朝着旷远的天空而去。
“和尚,你的念珠!”道士老头喊道,仅仅过了两息时间,他已经是满头大汗。
和尚诵句佛号,胸前那串佛珠最下面那颗自动飞了出来,朝着丝线的尽头飞过去,和丝线融合在一起。
青衣书生把握戒尺,用力一摆,就像是垂钓者猛地一罢鱼杆,将鱼钩抛入水中。
他们就是在垂钓。
戒尺是鱼杆,拂尘羽丝是鱼线,念珠是鱼钩,而这凝滞的天空,就是一汪湖水。
但天空不是湖水,所以里面不会有鱼。
他们钓的也不是真的鱼。
念珠带着雨丝一头扎进天空深处,像是扎进了水里,凝滞的天空骤起涟漪。戒尺,羽丝,通体透明,泛着一层金光。
第三息,鱼钩入水。
第四息,羽丝颤动。
和尚和道士老头心情都紧张起来,青衣书生心有所感。
第五息,手臂震力一收,羽丝回落,念珠从天空深处出来,带着一团灰色的阴影。
和尚拈了一个法印,灰色阴影不偏不倚,落入钵盂。
“善!”凝重的面色松弛,脸上堆出笑。
青衣书生收回戒尺。
道士老头临空写了一张符,盖在钵盂上方,像是要盖住里面的阴影,防止他逃窜。
做完这一切,老头连喘了几口粗气,汗如雨下,然后毫无形象的瘫坐在地上,身体虚脱无力。
准确来说,是一头青牛,牛背上盘腿坐着个老头。老头穿着白色的道袍,看着沾了不少的泥土灰垢。他的头发和胡子都是一片花白,后背佝偻着,怀里抱着一把拂尘,腰间挂着一块黑白两色泾渭分明的罗盘。
老头骑着青牛从云层里出来的时候,林老头正好赶到了山顶,他看着远处的人,惊骇的说不出来话。心里想着,这一定是道士口中所说的仙师。
不是仙师怎么能从云层里出来?
他想要冲进去跪倒在仙师面前磕几个响头,向他求要一张救命的符,一张就够,他要救自己的孙儿。可是,任凭他怎么往前跑,快也好慢也好,和仙师的距离始终没变过。虽然他一直在跑,但似乎只是在原地踏步,没有往前一步。
林老头跑到力竭,上气不接下气,最后累倒在地上,眼睛死死盯着前方,冒烟的嗓子眼还在发出声音:
符……我想要一张符……
青牛背上的老头是仙师,但却没有仙风道骨仙师的样子。他从青牛背上下来,脚落地时没有落稳,一个踉跄跌坐在地上,这么一坐身子骨仿佛要散架了一样。他缓慢的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然后瞪了一眼青牛,朝它的屁股猛拍了一巴掌。
“好你个畜牲!连你也晓得欺负我?”
青牛哞叫了两声,十分委屈可怜的眨眨眼,然后扭头扭身走回云层深处。
青牛离开后,老头往四角阁楼走去。进入阁楼,目光落在地上,看见上面倒落得茶水水迹,吹胡子瞪眼,“浪费!”
说完坐下,喝完茶杯里的茶,“你那罐子里的茶叶,有多少?”
“喝完这一壶,不多不少,三两三。”青衣书生说道。
道士老头抓着胡须,点着头,“三两三,是个好兆头。”
说完接着说,“再来一杯,赶了这么大老远的路,贫道我是口干舌燥,得多喝些茶水润润。”
旁边的和尚扫了他一眼,佩服他的不要脸,想多喝几口非得说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这里是南华山,你的地盘,抬个腿就到了的事,远?
再说,累也是那头青牛累,你累什么?
和尚无言,只好诵着佛号。
“也不知道云顶山的那位究竟喜欢你这穷酸书生什么,明知不会有结果,悟道古树每百年的嫩芽,都要亲手摘下一些炮制三两九的茶叶给你。”道士老头摇晃着脑袋,喝完茶水,他的脸上也是金光浮现,“三两九,拿的是天意,可这要的……却是心意啊。”
道士老头深看了青衣书生几眼,暗含他意。
“时辰快到了。”青衣书生不想在这件事上多纠缠,看了眼天色,旋即说道。
此刻夕阳已经消失不见,只是天尽头与地相接的地方,还有一丝橘黄色的光。
皎月还没出现,天色昏暝,好似鸿蒙浑噩。
时辰要到了。
道士老头转过身去,三人齐齐望向东方,等着最后一线光消散。
九月九,在人间是重阳。
在天地界线最后一缕光消散的刹那,道士老头解开腰胯上的黑白罗盘,朝天一甩,手里掐着印决,嘴里念叨着什么。只见那黑白色的罗盘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到最后遮天蔽日似乎笼罩了整个世界。
天地间只剩下罗盘的黑白两色,一阴一阳,四周的时空也再度凝滞起来,无声无息。道士老头的脸色陡然间严肃起来,锁着的眉头上不断冒出黄豆大小的汗珠。
“还愣着做什么,罗天道盘能欺瞒的时间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没看贫道我支撑的费劲吗?这一时半会流失的,你那一罐子茶叶都给我也补不回来。”老头着急大喊。
青衣书生和和尚缓过神来,都是讪讪一笑,老头动手太快,他们第一时间确实没反应过来。
旋即,两人面色凝重。
不知什么时候,青衣书生手里多了把戒尺,道士怀里的拂尘悬浮在半空,顶部的羽丝纷纷脱落,变成一根细长的丝线。丝线一端缠绕在戒尺头部,另一断朝着旷远的天空而去。
“和尚,你的念珠!”道士老头喊道,仅仅过了两息时间,他已经是满头大汗。
和尚诵句佛号,胸前那串佛珠最下面那颗自动飞了出来,朝着丝线的尽头飞过去,和丝线融合在一起。
青衣书生把握戒尺,用力一摆,就像是垂钓者猛地一罢鱼杆,将鱼钩抛入水中。
他们就是在垂钓。
戒尺是鱼杆,拂尘羽丝是鱼线,念珠是鱼钩,而这凝滞的天空,就是一汪湖水。
但天空不是湖水,所以里面不会有鱼。
他们钓的也不是真的鱼。
念珠带着雨丝一头扎进天空深处,像是扎进了水里,凝滞的天空骤起涟漪。戒尺,羽丝,通体透明,泛着一层金光。
第三息,鱼钩入水。
第四息,羽丝颤动。
和尚和道士老头心情都紧张起来,青衣书生心有所感。
第五息,手臂震力一收,羽丝回落,念珠从天空深处出来,带着一团灰色的阴影。
和尚拈了一个法印,灰色阴影不偏不倚,落入钵盂。
“善!”凝重的面色松弛,脸上堆出笑。
青衣书生收回戒尺。
道士老头临空写了一张符,盖在钵盂上方,像是要盖住里面的阴影,防止他逃窜。
做完这一切,老头连喘了几口粗气,汗如雨下,然后毫无形象的瘫坐在地上,身体虚脱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