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春秋》全集

作者:孔子

声明:本书由奇书网(

《春秋左传》简介《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春秋”本来

是春秋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那时不少诸侯国都有自己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到

战国末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了下来。它虽然用了鲁国

的纪年,却记录了各国的事,实际上是一部通史。

《春秋》的作者是鲁国历代的史官,后来经过孔子编辑、修订。它的记事年

代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 ),到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为止,一共二百四十

二年。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旧闻。后来,儒家

学者把《春秋》尊为“经”,列入“五经”当中,称为《春秋经》。

流传到现在的《春秋》有三种,即《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汉代

学者认为它们都是讲解《春秋》的着作。这三传的内容大体相同,最主要的差异

是《左传》用秦以前的古文写成;公羊传》和《谷梁传》则用汉代的今文写成,

《公羊》和《谷规两传记事只到鲁哀公十四年,《左传》则到鲁哀公十六年;《

公羊传》和〈谷梁传》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 )记了“孔子生”,而《左传

》中却没有。

在“讲解”《春秋》的三传中,《左传》被认为较重要,也有学者认为它是

一部与《春秋》有关的、相对独立的史书。《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

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按照鲁国从隐

公到哀公一共十二个国君的顺序,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五十四年间各诸侯国的政

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者在记述史实的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的观点。理想和情感态度,记事写人具

有相当的艺术性,运用了不少巧妙的文学手法,儿其是写战争和外交辞令,成为

全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因此,《左传》不仅是一部杰出的编年史着作,同时也

是杰出的历史散文着作。

有关《左传》的作者,至今仍然没有一致的看法。唐代以前,人们大多相信

作者是与孔子同时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但是这一税法存在很多矛盾,唐以后不断

有人提出怀疑,有人认为作者是一位不知名的史学家,也有人认为作者不止一人。

不过,大多数人认为,《左传》的编定成书是在战国初年。

西晋的杜预将本来分开的《春秋》和《左传》编在一起,加上前人的注释,

称为〈春秋经传集解》。唐代的孔颖达为杜预注作厂疏并附上陆德明的《左传音

义》,称为《春秋左传正义〉。今大我们在清人阮元的〈十三经注疏》中看到的,

就是这个本子。《左传》在唐代被‘官方列人’十二经“,在宋代列人”十三经

“,一直流传到现在。

我们这里选录的《左传》原文依据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广泛

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左传》原本只有纪年,没有篇目,选录的篇目

是后加的。

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 多行不义必自毙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

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伦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

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

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

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公于吕曰(23):“国不堪贰,君将

若之何(24)。?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

:“无庸(25),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夫人将启之(30)。公

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京叛大叔段。段人于

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既而

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37)。

(经)

「注释」

(1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