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啊!”
葛慧娘惊呼,满脸的兴奋之色。
杨彦也是喜笑颜开,把黄鳝拉出三分之一之后,用另一只手卡着,硬拽了出来。
这条黄鳝不足一尺长,东晋的一尺约等于24.2厘米。
杨彦很快笑容敛去,现出了挣扎之色,摇了摇头,把钩子小心的拨出来之后,把黄鳝放回了水田。
“咦?”葛慧娘不解道:“你为何放了?”
杨彦解释道:“长鱼不足一尺一寸者,皆为雌鱼,每年五六月间,正是雌鱼产卵之时,一旦产过卵,长鱼会继续长大,性别也由雌性变为雄性,我钓长鱼,仅为果腹,又怎忍害小鱼性命?“
”哦?“
葛洪夫妻相视一眼,都有些动容。
葛慧娘却是问道:“雌鱼为何能变成雄鱼?杨家郎君,你从何得知?”
“只须多加观察,不难得出结论。”
杨彦笑了笑,便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只钓子上,不片刻,又钓了一只出来,这一只长达一尺二寸,于是毫无心理负担的扔进了竹篓。
“阿母!”
葛慧娘忍不住了,扯了扯鲍姑的衣袖。
葛洪脸一沉道:“女儿家,成何体统!”
葛慧娘嘴一撇。
鲍姑也劝道:“慧娘,阿母不是约束你,只是你穿成这样怎么下田?你还是仔细看看杨家郎君是如何钓上来的,改日咱们回了句容,在自家田里钓也是可以的。“
葛慧娘看了看自己的穿着,很不甘心的哼了声。
主要是那时的女性,除了身着胡服,一般穿裙子的时候是不穿裤子的,让她一个女儿家学着杨彦蹲在水田里,还要把裙子提起来,确实是不成体统。
杨彦笑了笑,继续钓。
钓黄鳝与运气无关,更多的是技术和判断力,而黄鳝洞是非常好找的,不片刻,杨彦就钓了几十只上来,其中的十几条雌黄鳝被他放掉了。
附近的一些老农也被吸引了过来,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其中一个问道:“这位小郎君,长鱼如何食用?”
穆青城站起来,拱手道:“这位丈人,长鱼可从腹部剖开,取出内脏冼净,加姜葱煮食,肉嫩味鲜,长期食用,可除病去邪,强身健体。
又或者将洗净的长鱼切成断,以猪油翻炒,加葱姜、盐及酱料,若有饴糖放少许更佳,炒熟即可食用,与水煮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很多人都以为炒菜出现的很迟,其实魏晋时代已经有炒菜了,用猪油和陶器一样能炒,菜油与铁锅不是炒菜的必要条件。
“那我等……我等,能否学习钓取长鱼之法?”
又一名衣衫褴褛的老农吞吞吐吐的问道。
“当然可以,来,请诸位丈人听好……”
杨彦从制做鱼钩说起,到寻找钓洞,再到钓黄鳝的手法轻重,无不一一详列。
末了,杨彦脸一沉道:“钓取长鱼之法可任由诸位推广,但我只有一个要求,凡是钓到长度不及一尺一寸之长鱼,请务必放生,免得来年绝了种。”
“省得,省得,请小郎君放心!”
老农们拍着胸脯保证。
“有劳了!”
杨彦拱了拱手。
“小郎君授艺之德,我等没齿难忘,告辞!”
老农们纷纷兴高彩烈的离去,毕竟这个时代的物资很匮乏,司马睿把猪头肉当作了美食,南朝宋文帝也曾称赞,小鱼泡饭是天下第一美食,而在一般的家庭中,即使是胥吏也很少能吃到肉,更别提苦巴巴的农民了。
黄鳝这玩意儿,杨彦不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食用的,史书上也没记载,不过从目前来看,当时的人,几乎是不吃黄鳝的。

第三章 修文习武
葛洪一家三口也没想到杨彦会把钓黄鳝的方法倾囊相授给不认识的几个老农民,这让他们不由对杨彦更加高看了一眼,毕竟黄鳝拿市场上卖,还是能卖几个钱的。
鲍姑便是赞道:“彦之小郎君侠骨仁心,令人钦佩不己。“
杨彦摇头笑了笑:”葛夫人过奖了,民生多艰,在下无非是尽一份绵薄之力罢了……“
正说着,杨彦一瞥车厢,突然现出了犹犹豫豫之色。
“怎么了?杨家郎君是否有为难之事?“
葛慧娘问道。
”这……“
杨彦吞吞吐吐道:”我想拿长鱼换些葱姜,请稚川先生成全。“
葛洪释然的笑道:”彦之郎君自取便是。“
当时出远门,必不可少的就是粮食,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驿站,乡间也没有客栈,虽然从句容到建康没多远,但牛车哼哧哼哧慢悠悠走着,也要一两天时间,如果不带粮食的话,那对不起,饿的头晕眼花别埋怨。
杨彦眼尖,看到了葱姜。
煮黄鳝汤没有葱姜,会腥的难以下口,他也没多取,只拿了一小块姜,和几根葱,然后问道:“可有竹篓?我匀些长鱼过来。“
”诶~~“
葛洪袖子一挥:”什么匀不匀的,莫非我葛稚川连些葱姜都舍不得么?这么点怎么够,再拿些走。”
杨彦拱了拱手:“稚川先生勿要误会,一码归一码,在下绝无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