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三国第二卷纵横捭阖》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最三国第二卷纵横捭阖
作者:范军
内容简介
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血性更奋斗,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一部写给青年人看的三国历史。动荡时代下男人超越自己征服世界的激情,关于欲望、勇气、谋略与耐力的较量,对经典的深度发掘,对三国英雄人物欲望与内在精神的现代解读。 最三国,是男人的三国,欲望的三国,征服与被征服的三国。较量,人心的较量。战争,人心的战争。

第一章 兄弟



说法是说法,事实是事实



世上的日子很短暂。



眼睛一闭一睁,上午过去了;眼睛再一闭一睁,睡个午觉这下午又过去了。



但是对刘备来说,他最痛苦的事是上午和下午没有区别。



今天的日子和明天的日子没有区别。



就像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希望将每个日子都过得风生水起、卓而不群,却仅仅是希望而已。



因为雄辩的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每个过去的日子都毫无悬念,扁平苍白。一如刘备四处奔波的人生。



在寄生袁绍身边的那些日子里,刘备目睹了这个人的多疑与自以为是。尽管袁绍手下能人众多,可这些能人屈身其下,不仅仅是袁绍的悲剧,更是他们自己的悲剧:田丰在狱中写回忆录去了,沮授则黜退不用。审配、郭图各相妒忌,发自肺腑地相信“有权才是硬道理”,他们争做袁绍手下的第一谋士,为达到此目的那真叫一个无所不用其极。



刘备只得心生去意。虽然袁绍高调宣称“刘皇叔不能走”,可刘备明白,不走就死翘翘了。



毫无疑问,他将死在袁绍的多疑与自以为是里。



刚好这样的时候,世事开始了轮回。刘辟、龚都夺了汝南,突然像打了鸡血似的要问鼎天下,便雄心勃勃地派人去和袁绍结好,共谋破曹之计。这真是一个听上去很美的计划,袁绍也像突然被打了鸡血一样,刹那间有了雄起的感觉。



刘备要的就是这样的感觉。



不错,他不想自己雄起,只要袁绍雄起。因为袁绍一旦雄起,刘备就会有脱身的机会。



事实上刘备猜得一点都没错——几天之后,他出现在汝南,出现在刘辟、龚都面前。



身份是袁绍的全权特使。目的是共谋破曹之计。



刘备笑了,笑得很憨厚。没有人知道他的憨厚里面有什么,刘辟、龚都也不知道。



只有刘备自己知道。因为他自由了。身的自由。也包括心的自由。



刘备确信,自己已经远离袁绍的死亡阴影,走上了一片新天地。至于破曹云云,那只是一个说法。在这个世界上,说法永远是说法,而事实也永远是事实。它们是两张皮。



仅此而已。



不过,刘备的忧伤还是若隐若现。在他憨厚的笑脸背后。因为很多人还下落不明。特别是关羽和张飞。



在一个下落不明的时代里,注定了很多人的命运是下落不明的。刘备当然无力改变这样一个事实,所以他只能忧伤。在黑夜里我想你们没办法,我的兄弟。



最要命的是,刘备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刘备的等待是没有希望的。就像等待戈多。如果戈多永远不来,那毫无疑问,这样的等待是残酷和多余的。



刘备为此忧伤不已,度日如年。



宽容比权力更有力



一个人站在了关羽面前。



一般来说,有人敢站在关羽面前挡住去路结果只有一个。死翘翘。



但是很奇怪,这个人没有死翘翘。因为他不是别人,而是孙乾。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面前无非有两种情形:善意的;恶意的。毫无疑问,现在发生的是第一种情形——孙乾是来报信的。他在关羽往袁绍处一路狂奔的路上拦住了他,并告知了刘备现在汝南的消息。



关羽掉转马头,直奔汝南。



又有一个人站在了关羽面前。这一次,关羽举起了手中刀。



来人是夏侯惇,他是取关羽性命来的。只是夏侯惇不能确信,最后被取走性命的那个人是谁。



毕竟,关羽手中的刀不是吃素的。谁将人头落地,还真不好说。



但是夏侯惇别无选择——人在江湖,最大的其实不是人,是江湖。



江湖承载一切,也淹没一切。夏侯惇现在要做的,就是和关羽比试武功。他们交手了。



当然了,两人交手之前,是有过一番理论探讨的。



关羽:拜托,给个杀我的理由。



夏侯惇:因为你的狠。



关羽:不是我狠,是世界狠。



夏侯惇:世界因你而狠。



关羽:我只是要找我的兄弟。



夏侯惇:每个人都有兄弟,你杀了我的兄弟,不妥。



关羽:挡我者死,让我者生。他们可以不挡的。



夏侯惇:他们不能不挡。



关羽:所以他们必须死。



夏侯惇:包括我吗?



关羽:如果你挡的话。



夏侯惇:我不相信。



关羽:不相信什么?



夏侯惇:你说的一切。



关羽:为什么?



夏侯惇:因为传说中,关羽仁义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