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权力的逻辑》
分类: txts3
而到了救他的那个时候,给李世民献良策就是他对李世民的报答。
那天,当他看到李世民提着酒肉,用一些碎银和酒肉买通狱卒,打发他们离开,打开牢门走到他面前时,他笑了。
“别来无恙啊!二郎!我就知道你会来的!”刘文静说。
“肇仁兄,受苦了!喝点酒压压惊吧!”李世民上下打量着刘文静,调侃道,“不过,肇仁兄的气色,倒好像比在外面还好。看来,在这里的生活不错!”
“哈哈……笃定二郎会来救我!我当然要在这里修生养息了!”刘文静说完,放低声音说,“我要在这里养足精神,等着和二郎谋大事呢!”
李世民仰头哈哈大笑两声,抓过一把稻草垫在屁股底下,然后和刘文静一样,盘腿而坐。刘文静得意地笑了,心想,果然要和我对谈了。
李世民倒好两碗酒,一碗递给刘文静,一碗举到嘴边,一口喝干。刘文静看看他,也是一饮而尽,随后抹了抹嘴,大叫一声好酒。
“这佳酿可是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的,知道你好这一口!”李世民说。
刘文静觑了一眼李世民道:“二郎不会来这里,只是为了和我喝酒吧!有什么事?直说!”
“还是肇仁兄了解我啊!什么都瞒不过你!二郎此次来,确实有事!”李世民收住笑容,盯着刘文静又看了几秒,这才又说,“二郎想听听肇仁兄对当今时局的看法!”
刘文静砸吧砸吧嘴,示意李世民给他添酒。李世民给两个人的空碗里又添满酒后,端起自己那碗,又是一仰脖子喝完。刘文静倒没急着喝,他慢慢端起酒碗,放唇边后忽又放下,叹口气看着前方道:“时局?如今的时局不都摆在那里么,还用说?这隋朝大地,狼烟四起,战乱不断,就连我那跟随杨玄感谋反失利,抓住后又逃跑的大舅哥李密,也不甘失利地投奔了瓦岗……哈哈哈哈……好不了了!大隋即亡!不过呢,不管是官员谋反,还是农民起义,这天下之大,谁不想吞下一块?吞一块还不够,还都想全吞下。所以,这是什么时局?这是乱局,是战场!如今的时局就是战场!一通胡乱厮杀,胜者为王!”
刘文静冷笑一声,转眼看着李世民。
“二郎!我说得可对?”
“胜者为王!”李世民喃喃一句,眼神紧盯刘文静,“那肇仁兄觉得在这个战场上,谁又是最后的赢家呢?”
李世民问完后就双眼一眨不眨地看着刘文静,他不仅要听刘文静说什么,还要看刘文静的表情,他要从刘文静的表情里揣摩出话语背后的意思,此时,于他而言,刘文静的话太重要了。当然,倒未必是说刘文静的话一定就是千真万确,至理名言,而是他需要从刘文静的话里,找到他想要的话。
刘文静是个何其聪明之人,怎不知李世民的意思?他故意停顿片刻,这才又冷笑一声道:“在这场混战中,如若没有商汤、周武、高帝、光武的本事,又怎能震慑四方,统领天下呢?充其量只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只会给最后赢家当垫脚石罢了。”
刘文静像是在和谁赌气似的,撇撇嘴,一脸的不屑。
李世民在心里摇了摇头,让他再次感受到了刘文静的心高气傲和自以为是。在李世民看来,这些起义者并非都像刘文静想象的那么窝囊。不要说其他人,就是刘文静的大舅哥李密,也是不能小觑的,如果当初杨玄感真按李密的计划行事,说不定这起事还就成功了。很多时候,一件事成不成功,天时,地利固然要拿捏准确,而人和更为重要。
不过,李世民这么想,却并没有这么说,他知道刘文静的脾气性格,这人是顺毛驴,他不想惹刘文静不开心,他要让刘文静开开心心地为他所用。“只用一个人的长处”是李世民的为人处世策略,所以,刘文静的缺点,他可以无视。
“肇仁兄就这么有把握,他们不会成功?”李世民问。
“我说了,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的!真正成气候的……”
刘文静停下来,看看李世民,李世民顿时紧张起来,将身子倾向刘文静。
“那么……依肇仁兄之见,真正成气候的,又会是谁呢?”
李世民已经从刘文静的表情和言语中,知道了答案,这答案就是他想要的,可他还是要问,还是要让刘文静说出来。刘文静盯了李世民稍许,然后将身旁的稻草拨拉开来,用手在碗里蘸了点酒,在地上写了“李、唐”二字。
“二郎……难道你不觉得是这样吗?”刘文静看着那慢慢变淡变没的字迹,一挑眉,小声反问道。
李世民没有说话,但脸上的笑容却像那泼在地上的水,瞬间溢了开来,最后消失。刘文静察言观色,又贴在他的耳边说:“要我说呢!我觉得最后的赢家,一定是……二郎……你!”
李世民假装没听到他的最后一句话,他用一碗酒,掩饰了自己快要掩饰不住的兴奋。他知道,此时,不是谈他会不会成为最后赢家的时候。现在要做的是先让父亲成为赢家,只有让父亲成为赢家了,他才会有成为最后赢家的机会。
“肇仁兄是说我父亲?”李世民故意将话转移到了父亲身上,他不想在别人面前过早地暴露自己的野心,这个野心,那时那刻只能放在心里,只能像那鸡孵蛋一样,紧紧地捂着,不能让任何人感知到。
刘文静点了点头,慢慢说:“李将代杨,这句话二郎不会没听说过吧!”
“江湖传言,肇仁兄也信?”李世民轻轻一笑道。
“二郎真觉
那天,当他看到李世民提着酒肉,用一些碎银和酒肉买通狱卒,打发他们离开,打开牢门走到他面前时,他笑了。
“别来无恙啊!二郎!我就知道你会来的!”刘文静说。
“肇仁兄,受苦了!喝点酒压压惊吧!”李世民上下打量着刘文静,调侃道,“不过,肇仁兄的气色,倒好像比在外面还好。看来,在这里的生活不错!”
“哈哈……笃定二郎会来救我!我当然要在这里修生养息了!”刘文静说完,放低声音说,“我要在这里养足精神,等着和二郎谋大事呢!”
李世民仰头哈哈大笑两声,抓过一把稻草垫在屁股底下,然后和刘文静一样,盘腿而坐。刘文静得意地笑了,心想,果然要和我对谈了。
李世民倒好两碗酒,一碗递给刘文静,一碗举到嘴边,一口喝干。刘文静看看他,也是一饮而尽,随后抹了抹嘴,大叫一声好酒。
“这佳酿可是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的,知道你好这一口!”李世民说。
刘文静觑了一眼李世民道:“二郎不会来这里,只是为了和我喝酒吧!有什么事?直说!”
“还是肇仁兄了解我啊!什么都瞒不过你!二郎此次来,确实有事!”李世民收住笑容,盯着刘文静又看了几秒,这才又说,“二郎想听听肇仁兄对当今时局的看法!”
刘文静砸吧砸吧嘴,示意李世民给他添酒。李世民给两个人的空碗里又添满酒后,端起自己那碗,又是一仰脖子喝完。刘文静倒没急着喝,他慢慢端起酒碗,放唇边后忽又放下,叹口气看着前方道:“时局?如今的时局不都摆在那里么,还用说?这隋朝大地,狼烟四起,战乱不断,就连我那跟随杨玄感谋反失利,抓住后又逃跑的大舅哥李密,也不甘失利地投奔了瓦岗……哈哈哈哈……好不了了!大隋即亡!不过呢,不管是官员谋反,还是农民起义,这天下之大,谁不想吞下一块?吞一块还不够,还都想全吞下。所以,这是什么时局?这是乱局,是战场!如今的时局就是战场!一通胡乱厮杀,胜者为王!”
刘文静冷笑一声,转眼看着李世民。
“二郎!我说得可对?”
“胜者为王!”李世民喃喃一句,眼神紧盯刘文静,“那肇仁兄觉得在这个战场上,谁又是最后的赢家呢?”
李世民问完后就双眼一眨不眨地看着刘文静,他不仅要听刘文静说什么,还要看刘文静的表情,他要从刘文静的表情里揣摩出话语背后的意思,此时,于他而言,刘文静的话太重要了。当然,倒未必是说刘文静的话一定就是千真万确,至理名言,而是他需要从刘文静的话里,找到他想要的话。
刘文静是个何其聪明之人,怎不知李世民的意思?他故意停顿片刻,这才又冷笑一声道:“在这场混战中,如若没有商汤、周武、高帝、光武的本事,又怎能震慑四方,统领天下呢?充其量只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只会给最后赢家当垫脚石罢了。”
刘文静像是在和谁赌气似的,撇撇嘴,一脸的不屑。
李世民在心里摇了摇头,让他再次感受到了刘文静的心高气傲和自以为是。在李世民看来,这些起义者并非都像刘文静想象的那么窝囊。不要说其他人,就是刘文静的大舅哥李密,也是不能小觑的,如果当初杨玄感真按李密的计划行事,说不定这起事还就成功了。很多时候,一件事成不成功,天时,地利固然要拿捏准确,而人和更为重要。
不过,李世民这么想,却并没有这么说,他知道刘文静的脾气性格,这人是顺毛驴,他不想惹刘文静不开心,他要让刘文静开开心心地为他所用。“只用一个人的长处”是李世民的为人处世策略,所以,刘文静的缺点,他可以无视。
“肇仁兄就这么有把握,他们不会成功?”李世民问。
“我说了,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的!真正成气候的……”
刘文静停下来,看看李世民,李世民顿时紧张起来,将身子倾向刘文静。
“那么……依肇仁兄之见,真正成气候的,又会是谁呢?”
李世民已经从刘文静的表情和言语中,知道了答案,这答案就是他想要的,可他还是要问,还是要让刘文静说出来。刘文静盯了李世民稍许,然后将身旁的稻草拨拉开来,用手在碗里蘸了点酒,在地上写了“李、唐”二字。
“二郎……难道你不觉得是这样吗?”刘文静看着那慢慢变淡变没的字迹,一挑眉,小声反问道。
李世民没有说话,但脸上的笑容却像那泼在地上的水,瞬间溢了开来,最后消失。刘文静察言观色,又贴在他的耳边说:“要我说呢!我觉得最后的赢家,一定是……二郎……你!”
李世民假装没听到他的最后一句话,他用一碗酒,掩饰了自己快要掩饰不住的兴奋。他知道,此时,不是谈他会不会成为最后赢家的时候。现在要做的是先让父亲成为赢家,只有让父亲成为赢家了,他才会有成为最后赢家的机会。
“肇仁兄是说我父亲?”李世民故意将话转移到了父亲身上,他不想在别人面前过早地暴露自己的野心,这个野心,那时那刻只能放在心里,只能像那鸡孵蛋一样,紧紧地捂着,不能让任何人感知到。
刘文静点了点头,慢慢说:“李将代杨,这句话二郎不会没听说过吧!”
“江湖传言,肇仁兄也信?”李世民轻轻一笑道。
“二郎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