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
分类: txts3
梦境中,而且延伸到何种程度?希尔德布朗特的一段话对我很有启发:“梦中任何动作的原始动机都应该会以某种方式(如愿望、欲望或冲动)通过我们觉醒状态时的心灵。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原始冲动并不是梦发明出来的,它不过是复制并且延展了冲动,不过是把我们心中已经发现的片段的历史材料精制成戏剧化形式……就像基督教义所说,‘邪恶的思想来自内心’。我们必须相信,对梦中犯下的罪行至少隐约有一种起码的负罪感。”
有学者认为,由于睡眠的麻痹作用,在梦中出现的精神活动不是完整的。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梦是逐渐的、部分的,同时又是高度不正常的觉醒状态。”诚然,梦象大多是由无关紧要的印象或者清醒状态下没有处理的印象组成。但是,这很容易引发一个争论:梦是否是一种精神过程,或者仅仅是一种躯体过程?
德拉格的发现却提醒我们,白天由于抑制和压制而被储存起来的精神能量,到了夜间就变成了做梦的动机力量。布达赫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做梦是心灵的一种自然活动,它不受个性能力的局限,不为自我意识所打断,不受自我决断的指引,而是感觉中心的自由运行着的活力”。施尔纳则指出:梦象有象征化的特征。所有这些,都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第一章 释梦:一项任重道远的科学探索 五 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梦与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着临床学和病理学方面的密切关系。有报告指出,妄想性精神病的初次发作往往起源于焦虑的或者恐怖的梦,其中心观念与梦是紧密联系的;轻微的癔症有时会在一个意味深长的梦后突然发作。
在精神疾病恢复的医疗实践中,往往可以发现感官功能在白天表现正常,梦生活中却仍然受到精神病症影响的情况。拉德斯托克指出:“梦与精神错乱的主要特征,在于它们在思想上的怪诞连续和判断上的无能为力。除此之外,还存在时间感缺乏、人格分裂等共同特征……精神错乱这种变态的病理现象,可以视为周期性发生的正常做梦情况的强化。”
毫无疑问,精神科医生们很需要注意梦心理学的发展情况。因为,梦的研究,将很有可能给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提示。
第二章 释梦的方法:精神分析 一 精神分析的思路
“解释”一个梦意味着给梦指派一种“意义”,也就是用切合人类精神活动规则的某种事物来替代梦。与大多数传统的“科学”理论不同,我大胆假定:梦是有意义的(尽管可能只是一种隐意);做梦是为了代替某种其他思想过程,只有正确地揭示出这个替代物,才能够发现梦的隐意。
历史上,有两种方法可以用来“解释”梦。一种是“象征性”的释梦方法:把梦的内容看做一个整体,然后寻求另一种容易理解,而且在某些方面类似的内容来替代原来的内容。举个《圣经》里的例子——法老做了一个梦,梦见七头瘦牛追逐七头肥牛,最后把它们吃掉。约瑟夫解释说:这意味着埃及要有七个连续的荒年,并且要耗掉七个丰年间的盈余。很明显,这很像富有想象力的作家精心构思的故事——梦的伪装与公认的梦的特征完全符合,结构也编造得完全正确。这种解释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巧妙的主意和单纯的直觉,需要释梦者有非凡的天赋。说穿了,这种坚信梦的观念关系到未来,并且能预卜未来的生硬的象征法,只是陈旧的“梦的可预言性”观念的残余罢了。
释梦的第二种方法可以称为“译码法”,它把梦视为一种密码术,其中每一个符号都可以按照规定的关键字,翻译成我们熟悉的另一种符号。比如我见了一封信并参加了一次葬礼,通过查“详梦书”可以知道,“信”必须翻译成“麻烦”,“葬礼”则必须译成“订婚”;下一步要做的仅仅是把翻译过来的那些关键字重新组合,然后用这个结果预示未来。
阿尔特米多鲁斯编写的释梦书中,曾经做了一些改良:在此基础上,额外考虑到了做梦者的性格和具体情况。因此,同一种梦的元素对穷人是一种意义,对富人则是另一种意义。译码法的实质在于,解释工作并不针对梦的整体,而是针对梦内容的各个独立部分进行解释。在他们看来,梦像一种复杂的地貌,其中每一块岩石都需要单独的鉴定。
( 重要提示:如果书友们打不开t x t 8 0. c o m 老域名,可以通过访问t x t 0 2. c o m备用域名访问本站。 )
这两种方法都不能称之为科学释梦的方法。象征法在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解释所有的梦;译码法则有赖于关键字的有无价值,但我们显然无法保证这种“梦书”的可靠性。但后者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很符合梦不连贯、混乱的特征。这提示我们:要从梦的细节入手逐步展开解释。
多年来,我出于一种寻求治疗的目的,致力于阐明强迫性观念等精神病理的结构。约瑟夫·布洛伊尔曾经说过,如果那些被视为病理性症状的结构被解开了,病人的症状自然会随之消失。也就是说,如果在病人的心理生活中追溯到病态观念的致病元素,这种观念就会消失,病人会因此痊愈。受这种思路的启发,同时也考虑到我们以往医疗尝试的失败,我决心遵循这条道路寻找破解的方法。
精神分析要求病人说出脑中发生的某种主题的每一
有学者认为,由于睡眠的麻痹作用,在梦中出现的精神活动不是完整的。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梦是逐渐的、部分的,同时又是高度不正常的觉醒状态。”诚然,梦象大多是由无关紧要的印象或者清醒状态下没有处理的印象组成。但是,这很容易引发一个争论:梦是否是一种精神过程,或者仅仅是一种躯体过程?
德拉格的发现却提醒我们,白天由于抑制和压制而被储存起来的精神能量,到了夜间就变成了做梦的动机力量。布达赫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做梦是心灵的一种自然活动,它不受个性能力的局限,不为自我意识所打断,不受自我决断的指引,而是感觉中心的自由运行着的活力”。施尔纳则指出:梦象有象征化的特征。所有这些,都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第一章 释梦:一项任重道远的科学探索 五 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梦与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着临床学和病理学方面的密切关系。有报告指出,妄想性精神病的初次发作往往起源于焦虑的或者恐怖的梦,其中心观念与梦是紧密联系的;轻微的癔症有时会在一个意味深长的梦后突然发作。
在精神疾病恢复的医疗实践中,往往可以发现感官功能在白天表现正常,梦生活中却仍然受到精神病症影响的情况。拉德斯托克指出:“梦与精神错乱的主要特征,在于它们在思想上的怪诞连续和判断上的无能为力。除此之外,还存在时间感缺乏、人格分裂等共同特征……精神错乱这种变态的病理现象,可以视为周期性发生的正常做梦情况的强化。”
毫无疑问,精神科医生们很需要注意梦心理学的发展情况。因为,梦的研究,将很有可能给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提示。
第二章 释梦的方法:精神分析 一 精神分析的思路
“解释”一个梦意味着给梦指派一种“意义”,也就是用切合人类精神活动规则的某种事物来替代梦。与大多数传统的“科学”理论不同,我大胆假定:梦是有意义的(尽管可能只是一种隐意);做梦是为了代替某种其他思想过程,只有正确地揭示出这个替代物,才能够发现梦的隐意。
历史上,有两种方法可以用来“解释”梦。一种是“象征性”的释梦方法:把梦的内容看做一个整体,然后寻求另一种容易理解,而且在某些方面类似的内容来替代原来的内容。举个《圣经》里的例子——法老做了一个梦,梦见七头瘦牛追逐七头肥牛,最后把它们吃掉。约瑟夫解释说:这意味着埃及要有七个连续的荒年,并且要耗掉七个丰年间的盈余。很明显,这很像富有想象力的作家精心构思的故事——梦的伪装与公认的梦的特征完全符合,结构也编造得完全正确。这种解释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巧妙的主意和单纯的直觉,需要释梦者有非凡的天赋。说穿了,这种坚信梦的观念关系到未来,并且能预卜未来的生硬的象征法,只是陈旧的“梦的可预言性”观念的残余罢了。
释梦的第二种方法可以称为“译码法”,它把梦视为一种密码术,其中每一个符号都可以按照规定的关键字,翻译成我们熟悉的另一种符号。比如我见了一封信并参加了一次葬礼,通过查“详梦书”可以知道,“信”必须翻译成“麻烦”,“葬礼”则必须译成“订婚”;下一步要做的仅仅是把翻译过来的那些关键字重新组合,然后用这个结果预示未来。
阿尔特米多鲁斯编写的释梦书中,曾经做了一些改良:在此基础上,额外考虑到了做梦者的性格和具体情况。因此,同一种梦的元素对穷人是一种意义,对富人则是另一种意义。译码法的实质在于,解释工作并不针对梦的整体,而是针对梦内容的各个独立部分进行解释。在他们看来,梦像一种复杂的地貌,其中每一块岩石都需要单独的鉴定。
( 重要提示:如果书友们打不开t x t 8 0. c o m 老域名,可以通过访问t x t 0 2. c o m备用域名访问本站。 )
这两种方法都不能称之为科学释梦的方法。象征法在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解释所有的梦;译码法则有赖于关键字的有无价值,但我们显然无法保证这种“梦书”的可靠性。但后者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很符合梦不连贯、混乱的特征。这提示我们:要从梦的细节入手逐步展开解释。
多年来,我出于一种寻求治疗的目的,致力于阐明强迫性观念等精神病理的结构。约瑟夫·布洛伊尔曾经说过,如果那些被视为病理性症状的结构被解开了,病人的症状自然会随之消失。也就是说,如果在病人的心理生活中追溯到病态观念的致病元素,这种观念就会消失,病人会因此痊愈。受这种思路的启发,同时也考虑到我们以往医疗尝试的失败,我决心遵循这条道路寻找破解的方法。
精神分析要求病人说出脑中发生的某种主题的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