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喜读纳兰文:我是人间惆怅客》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⑩《洛书》: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书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蔡元定:南宋理学家、律学家,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朱熹弟子。
?胶执:固执,坚持。

同州王氏易学序
王氏湜《易学》一卷,《文献通考》载其名,又述晁氏之论,称湜为同州人,而不言生于何世。考书中语,约略在南渡前①。其自为之序曰:“予平生喜易,晚得邵康节易学②,喜不自禁。昼夜覃思③,未尝暂舍。”又曰:“愚于《观物篇》之所得④,既推其所不疑,又存其所可疑,不敢轻其去取故也。”绎其辞,盖研精邵子之学而不欲自异者矣。西山蔡氏以十为《河图》⑤,九为《洛书》,称系邵子之说。然邵子第言:“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以数之体言之,则奇为圆而偶为方也。今王氏之学,一本邵子而主《河图》九数。又魏华父论精通邵学者数朱子发⑥,亦以九为图而十为书。予未能阐图书之奥义也,序其端以见昔人所以说邵易者如此。
【笺注】
①南渡:南迁。宋高宗在徽、钦二帝被俘后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随后南迁扬州,继而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渡。《宋史·孝宗纪赞》:“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主之,乃得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
②邵康节:北宋哲学家邵雍,字尧夫,谥康节。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为百源先生。理学象数学派的创立者。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掺杂道教思想,制定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以推衍解说自然和人事变化。
③覃思:深思。
④《观物篇》:邵雍的《观物内篇解》二卷和《观物外篇》六卷。
⑤西山蔡氏:南宋理学家蔡元定。
⑥朱子发:北宋、南宋之际的学者朱震,字子发。

朱氏汉上易传并易图丛说序
荆门朱子发以赵元镇之荐①,入论易殿中,称帝意,除祠部员外郎②。及迁秘书少监,告词敷以否泰之义③。其后以起居郎兼资善堂替读④,则申以山下出泉为喻。集传之作,命尚方给纸札⑤。而林儵上所著《易说》,有诏俾其详问。当时学易之醇深⑥,莫有远过之者,故其告词多以易为喻。受知于主,不可谓不遇矣。书成日,表上于朝,自言由政和迄绍兴十有八年,造次不舍。上采汉、魏、吴、晋,下逮有唐及今,包括异同,补苴罅漏⑦,盖若是其勤且博也。
【笺注】
①朱子发:南宋学者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今湖北荆门)人,一说邵武(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进士,曾任秘书少监兼侍讲、左朝奉大夫等,世称汉上先生。以象数学为《易》学正统,提出宋代《易》学传授系统,把程颐、程颢、张载列入传系,以华山道士陈抟为传系创始人。赵元镇:南宋初大臣赵鼎,字符镇、元镇。
②祠部:三国魏尚书有祠部曹,掌礼制,历代因之。北周始改为礼部。隋唐别置祠部曹,属于礼部,掌祠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等,及僧尼簿籍。宋元迭有变革,明改为祠祭司。祠部郎中是祠部长官,员外郎为副长官。
③告词:告身文辞。宋赵升《朝野类要·余纪》:“告词:有四六句者有直文者,并书于告轴。然侍从以上,须是四六句行词。”否泰:《易》的两个卦名。天地交,万物通谓之“泰”;不交闭塞谓之“否”。后常以指世事的盛衰,命运的顺逆。
④资善堂:宋皇子读书处。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仁宗为皇子时始置。
⑤纸札:纸张。
⑥醇深:淳厚,精深。
⑦补苴(jū):补缀,缝补。汉刘向《新序·刺奢》:“今民衣敝不补,履决不苴。”引申为弥补缺陷。罅(xià)漏:疏漏,遗漏,漏洞。

周易义海撮要序
宋熙宁间,蜀人房审权集汉郑康成以下至王介甫易说凡百家①,择取专明人事者,编为百卷,曰《周易义海》。至绍兴中,江都李衡删其重叠冗琐,又益以伊川、东坡、汉上易传为《撮要》十卷,而以群儒杂论附焉。自汉以来,说经者惟易义最多。隋《经籍志》凡六十九部,唐志增至八十八部,宋志则二百一十三部,然今之传者盖罕矣。唐李鼎祚合三十五家易说为《集解》,遗文坠简②,藉之得见指归。而《义海》一编,克能表章百家之说,惜乎全书之不可复睹也。衡,字彦平,宣和末入辟雍③,乾道中官秘阁修撰④,寻除侍御史,改起居郎。时张说以外戚为节度使,给事中莫济不书敕,翰林周必大不草制,衡与右正言王希吕相继论奏⑤,同时去国,士子为《四贤诗》以纪之。其后徙昆山,聚书万卷,号所居曰乐庵。其为学以《论语》为本,盖有得于洛人赵孝孙之说。孝孙之父,受业于伊川者也。李氏《集解》一刻于明宗正灌甫,再刻于海盐胡氏,三刻于常熟毛氏,而是编未有刊行者,乃勘其舛误而镂诸版。
【笺注】
①郑康成:东汉经学家郑玄,字康成,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世称“郑学”。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②遗文坠简:同“遗编断简”。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