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分类: txts3
的故乡。结句即从故人的怀念中写,犹前注所引杜荀鹤诗意。“君”盖指宫女,从对面看来,用字甚新。柳色如旧,而人远天涯,活用经典语。见前韩翃《章台柳》注[3]。
又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1],卧时留薄妆。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落月明残[2],锦衾知晓寒[3]。
[1]“深处”承上“重帘”来,指帘帷的深处。“麝烟”,一作“麝煤”,都指烛花。其指香墨另是一义。以香料和油脂制烛,叫“香烛”。作者另篇《菩萨蛮》:“香烛销成泪。”“麝烟”“麝煤”是另一种说法。薛昭蕴《浣溪沙》“麝烟兰焰簇花钿”,可互证。
[2]这里不必纪实,犹李存勖《忆仙姿》(《如梦令》)“残月落花烟重”。或校“花落”作“花露”,恐非。
[3]张惠言《词选》评:“此自卧时至晓,所谓‘相忆梦难成’也。”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1],画屏金鹧鸪[2]。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3]。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1]陈伏知道《从军五更转》:“城乌初起堞。”
[2]“塞雁”“城乌”是真的鸟,屏上的“金鹧鸪”却是画的,意想极妙。张惠言《词选》评:“三句言欢戚不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此言苦者自苦,乐者自乐”,即张氏说。李贺《屏风曲》:“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词意如本此,画屏中人,亦未必乐也。
[3]“谢家池阁”,字面似从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来,词意盖为“谢娘家”,指女子所居。韦庄《浣溪沙》:“小楼高阁谢娘家”,这里不过省去一“娘”字而已。
又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1],三更雨,不道[2]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梧桐树”以下,谭献评《词辨》:“似直下语,正从‘夜长’逗出,亦书家无垂不缩之法。”谭评末句不大明白。后半首写得很直,而一夜无眠却终未说破,依然含蓄,谭意或者如此罢。
[2]“不道”,不理会。言风雨不管人心里的痛苦。
杨柳枝
织锦机边[1]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2]。
[1]借用前秦窦滔妻苏蕙故事。苏氏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事见《晋书.列女传》。
[2]“塞门”两句,翻用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更深一层。张敬忠《边词》:“二月垂杨未挂丝。”
南歌子[1]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2]。偷眼暗形相[3],不如从嫁与[4],作鸳鸯。
[1]谭献评《词辨》:“尽头语,单调中重笔,五代后绝响。”
[2]这两句,一指小针线,一指大针线。小件拿在手里,所以说“手里金鹦鹉”。大件绷在架子上,俗称“绷子”,古言“绣床”,人坐在前,约齐胸,所以说“胸前绣凤凰”。和下面“作鸳鸯”对照,结出本意。
[3]“形相”,犹说打量,相看。曹唐《小游仙诗》:“心知不敢一形相。”
[4]“从”,任从。“从嫁与”,就这样嫁给他,不仔细考虑。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2]水悠悠[3],肠断白洲[4]。
[1]《西洲曲》:“望郎上青楼。”
[2]“脉脉”,含情相视貌。古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字当作“眽”,相视也。
[3]《西洲曲》“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意境相同;诗简远,词宛转,风格不同。
[4]花白色,故称“白”。“洲”,水中可住的小岛。《白香山诗集》补遗卷上《送刘郎中赴任苏州》,汪立名注引《太平寰宇记》:“白洲在湖州霅溪之东南,去洲一里。洲上有鲁公颜真卿芳菲亭,内有梁太守柳恽诗《江南曲》云:‘汀洲采白,日暮江南春’,因以为名。”又白居易《得杨湖州书》诗:“白洲上春传语”;后集卷十五附白氏所作《白洲五亭记》说得很详细。这里若指地名,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中唐赵微明《思归》诗中间两联云:“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惟见分手处,白满芳洲。”合于本词全章之意,当有些渊源。
韩偓(一首)
韩偓,字致尧,一作致光,京兆万年(今属陕西)人。龙纪元年(889)进士。唐昭宗时以反对朱温贬濮州(今属山东)司马。唐亡,依王审知。自号玉山樵人。有艳体诗《香奁集》。
生查子
侍女动妆奁,故故[1]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2]。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3]。
[1]“故故”,故意。以为人睡着了,久待不耐,有意惊醒她。
[2]《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3]两句写就寝后依旧不眠。金穗,灯芯结为灯花。结的过长了,有时会掉下一些火星,写残夜光景。
皇甫松(五首)
皇甫松,名一作嵩,字子奇,睦州(今属浙江)人。皇甫湜子。《花间集》称为“皇甫先辈”。(唐人呼进士为先辈,见《资治通鉴》卷二六七。)
浪淘沙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1]半欲沉。宿鹭眠鸥飞旧浦[2],去年沙嘴是江心[3]。
[1]“罾船”,扳罾的船。《汉书.陈胜传》颜师
又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1],卧时留薄妆。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落月明残[2],锦衾知晓寒[3]。
[1]“深处”承上“重帘”来,指帘帷的深处。“麝烟”,一作“麝煤”,都指烛花。其指香墨另是一义。以香料和油脂制烛,叫“香烛”。作者另篇《菩萨蛮》:“香烛销成泪。”“麝烟”“麝煤”是另一种说法。薛昭蕴《浣溪沙》“麝烟兰焰簇花钿”,可互证。
[2]这里不必纪实,犹李存勖《忆仙姿》(《如梦令》)“残月落花烟重”。或校“花落”作“花露”,恐非。
[3]张惠言《词选》评:“此自卧时至晓,所谓‘相忆梦难成’也。”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1],画屏金鹧鸪[2]。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3]。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1]陈伏知道《从军五更转》:“城乌初起堞。”
[2]“塞雁”“城乌”是真的鸟,屏上的“金鹧鸪”却是画的,意想极妙。张惠言《词选》评:“三句言欢戚不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此言苦者自苦,乐者自乐”,即张氏说。李贺《屏风曲》:“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词意如本此,画屏中人,亦未必乐也。
[3]“谢家池阁”,字面似从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来,词意盖为“谢娘家”,指女子所居。韦庄《浣溪沙》:“小楼高阁谢娘家”,这里不过省去一“娘”字而已。
又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1],三更雨,不道[2]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梧桐树”以下,谭献评《词辨》:“似直下语,正从‘夜长’逗出,亦书家无垂不缩之法。”谭评末句不大明白。后半首写得很直,而一夜无眠却终未说破,依然含蓄,谭意或者如此罢。
[2]“不道”,不理会。言风雨不管人心里的痛苦。
杨柳枝
织锦机边[1]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2]。
[1]借用前秦窦滔妻苏蕙故事。苏氏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事见《晋书.列女传》。
[2]“塞门”两句,翻用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更深一层。张敬忠《边词》:“二月垂杨未挂丝。”
南歌子[1]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2]。偷眼暗形相[3],不如从嫁与[4],作鸳鸯。
[1]谭献评《词辨》:“尽头语,单调中重笔,五代后绝响。”
[2]这两句,一指小针线,一指大针线。小件拿在手里,所以说“手里金鹦鹉”。大件绷在架子上,俗称“绷子”,古言“绣床”,人坐在前,约齐胸,所以说“胸前绣凤凰”。和下面“作鸳鸯”对照,结出本意。
[3]“形相”,犹说打量,相看。曹唐《小游仙诗》:“心知不敢一形相。”
[4]“从”,任从。“从嫁与”,就这样嫁给他,不仔细考虑。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2]水悠悠[3],肠断白洲[4]。
[1]《西洲曲》:“望郎上青楼。”
[2]“脉脉”,含情相视貌。古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字当作“眽”,相视也。
[3]《西洲曲》“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意境相同;诗简远,词宛转,风格不同。
[4]花白色,故称“白”。“洲”,水中可住的小岛。《白香山诗集》补遗卷上《送刘郎中赴任苏州》,汪立名注引《太平寰宇记》:“白洲在湖州霅溪之东南,去洲一里。洲上有鲁公颜真卿芳菲亭,内有梁太守柳恽诗《江南曲》云:‘汀洲采白,日暮江南春’,因以为名。”又白居易《得杨湖州书》诗:“白洲上春传语”;后集卷十五附白氏所作《白洲五亭记》说得很详细。这里若指地名,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中唐赵微明《思归》诗中间两联云:“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惟见分手处,白满芳洲。”合于本词全章之意,当有些渊源。
韩偓(一首)
韩偓,字致尧,一作致光,京兆万年(今属陕西)人。龙纪元年(889)进士。唐昭宗时以反对朱温贬濮州(今属山东)司马。唐亡,依王审知。自号玉山樵人。有艳体诗《香奁集》。
生查子
侍女动妆奁,故故[1]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2]。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3]。
[1]“故故”,故意。以为人睡着了,久待不耐,有意惊醒她。
[2]《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3]两句写就寝后依旧不眠。金穗,灯芯结为灯花。结的过长了,有时会掉下一些火星,写残夜光景。
皇甫松(五首)
皇甫松,名一作嵩,字子奇,睦州(今属浙江)人。皇甫湜子。《花间集》称为“皇甫先辈”。(唐人呼进士为先辈,见《资治通鉴》卷二六七。)
浪淘沙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1]半欲沉。宿鹭眠鸥飞旧浦[2],去年沙嘴是江心[3]。
[1]“罾船”,扳罾的船。《汉书.陈胜传》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