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别》
分类: txts3
些老男人就会趁机厚颜无耻地和女性接近,或者搞一些什么名堂。
过后女性对这件事有意见也不好办。
所以,我总是含糊其辞:“呀,哎……”
但是,说这种话的男人很执拗,他一旦说出口来就不会轻易死心。
“我好久没谈恋爱啦,想找个好点儿的女人谈谈恋爱。”
这也许是他真实的想法,也似乎为此还作好了思想准备,并愿意付出相应的经济开销。
我就会说:“你自己找找看吧!”
他此时就会故作萌态:“哎呀,我不会跟女人交往,实在不行啊。”
男人真是没有品格,没有自信,而世上这种类型的大叔还很多。
我也丝毫不想评论这类大叔的行为是好是坏。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源自两个人的感情需求,它不能用一种方法和路线来确定。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恋爱从一开始就不会按照确定的路线前进。
当男性开始恋爱时,往往会富有想象力地思考:应当是个有感觉的、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吧!
当然,女性也会想象:应当是个堂堂正正、有责任、有担当的男性吧!
而实际相遇、交往的对象不一定就是理想中的人物。
往往与预期和想象的大不相同,或远远不及,或背道而驰。
当然,这种不满,对方也感同身受。
或许会由不满而失望:“哎呀,有点不理想,差一点儿,怎么会是这种类型……”
这样,发展趋势将因人而异,有的双方会分手,有的舍不得分手,却不知如何继续交往。
总之,恋爱的结局难以把握,就连当事人也搞不清楚,弄不明白。
然而,希望大家记住的是“在恋爱过程中,互相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首先自己会因为感情投入而发生变化,并影响到对方,会使其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我之所以不能满足急于寻偶那类大叔的要求,根本原因就是他从一开始就把寻偶的基调定得过高:“有好点儿的女人吗?”
怎么个好法呢?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也预计不到日后将会发生的变化。
重说一遍,恋爱就是要变化。
首先是自己变化,对方和自己接近,互相理解也会变化。
这是恋爱过程中的自然状态。也许有的人会为此感到不安。
但是人一旦恋爱,就会变化。只要互相喜欢、相爱,男人和女人都会有变化。
恋爱的过程就是变化的过程。
即使意识不到这一点,变化也在悄然发生。一个孤僻、顽固的男人,会变为和蔼而灵活的男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一切的女人,也会变成勤于为男人效劳和宽容的女人。
的确,恋爱的功德就是变化。
有各种语言称赞恋爱:你恋爱吧!一恋爱就会变得潇洒!一恋爱就会变得漂亮!等等。这一切都是来体现“变化”的。
当然,通过去体验和了解一个人,体验者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恋爱会使人绝对地发生变化。
尤其是成为大人以后,只有恋爱才会使人发生变化。
和别人谈恋爱,喜欢对方,这就意味着自己变化。
不应该说:“有好点儿的女人吗?”
而应该说:“好,我从今天就去谈恋爱,去变化。”
希望男人都用这样的心态面对女性。
不会进步的东西
最近,电脑和各种便携终端机以及iPad都涌现出来,电子技术的进步是异常显著的。
从宇宙开发到各种技术,科学领域的发达也是令人惊叹的。
真是感谢进步。跟不上发展的人只能落后于时代。
进步!进步!一般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处于科技尖端的人最优秀、最重要。其实不然。
切不可忘记这样一个事实:有一种东西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变化,丝毫不会进步。
是一种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都不会变化的东西。
那就是人——原本意义上的人。
首先,我们人类超越其所属国家、种族、语言、生活,从小一直追求的信仰和祈祷的东西几乎不会变化。
其次,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其本真生命都仅限于自身一代,生命很短暂,其间所思考、所祈祷、所追求的东西大致不会变化。
因而,同一宗教信仰,会在同一民族之中长期受到崇奉。
当然,生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生活环境、从事的职业、得到的收入各不相同,但作为每一个自然人,他要生存、要生活、要恋爱、要成家立业,故而所追求的东西大致相同。
人在小的时候可以向妈妈撒娇,尔后在父母养育下长大成人,继而与异性相恋、生儿育女。
当孩子逐步长大成人,自己就会逐步衰老,陷入孤独,不久便会消亡。
这种过程只要人类生存,就永远不会变化地延续下去。
还有一种东西,无论科学和技术如何进步,生活和环境如何变化,永远都不会变化,不会进步。
我认为这就是文学。“文学”就是用自然的目光对人类加以审视,而留传后世。
文学不仅仅是表面的科学和艺术,而应是跨越时代而不会变化、正确地描绘人的真实姿态的载体。
实际上,跨越时代捕捉和描写人的真实姿态的小说,才是最令人感动的。
文学是描写跨越时代而不会变化的人的载体。正因为它是文学,哪怕就是阅读描写江户时代[1]和明治
过后女性对这件事有意见也不好办。
所以,我总是含糊其辞:“呀,哎……”
但是,说这种话的男人很执拗,他一旦说出口来就不会轻易死心。
“我好久没谈恋爱啦,想找个好点儿的女人谈谈恋爱。”
这也许是他真实的想法,也似乎为此还作好了思想准备,并愿意付出相应的经济开销。
我就会说:“你自己找找看吧!”
他此时就会故作萌态:“哎呀,我不会跟女人交往,实在不行啊。”
男人真是没有品格,没有自信,而世上这种类型的大叔还很多。
我也丝毫不想评论这类大叔的行为是好是坏。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源自两个人的感情需求,它不能用一种方法和路线来确定。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恋爱从一开始就不会按照确定的路线前进。
当男性开始恋爱时,往往会富有想象力地思考:应当是个有感觉的、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吧!
当然,女性也会想象:应当是个堂堂正正、有责任、有担当的男性吧!
而实际相遇、交往的对象不一定就是理想中的人物。
往往与预期和想象的大不相同,或远远不及,或背道而驰。
当然,这种不满,对方也感同身受。
或许会由不满而失望:“哎呀,有点不理想,差一点儿,怎么会是这种类型……”
这样,发展趋势将因人而异,有的双方会分手,有的舍不得分手,却不知如何继续交往。
总之,恋爱的结局难以把握,就连当事人也搞不清楚,弄不明白。
然而,希望大家记住的是“在恋爱过程中,互相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首先自己会因为感情投入而发生变化,并影响到对方,会使其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我之所以不能满足急于寻偶那类大叔的要求,根本原因就是他从一开始就把寻偶的基调定得过高:“有好点儿的女人吗?”
怎么个好法呢?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也预计不到日后将会发生的变化。
重说一遍,恋爱就是要变化。
首先是自己变化,对方和自己接近,互相理解也会变化。
这是恋爱过程中的自然状态。也许有的人会为此感到不安。
但是人一旦恋爱,就会变化。只要互相喜欢、相爱,男人和女人都会有变化。
恋爱的过程就是变化的过程。
即使意识不到这一点,变化也在悄然发生。一个孤僻、顽固的男人,会变为和蔼而灵活的男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一切的女人,也会变成勤于为男人效劳和宽容的女人。
的确,恋爱的功德就是变化。
有各种语言称赞恋爱:你恋爱吧!一恋爱就会变得潇洒!一恋爱就会变得漂亮!等等。这一切都是来体现“变化”的。
当然,通过去体验和了解一个人,体验者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恋爱会使人绝对地发生变化。
尤其是成为大人以后,只有恋爱才会使人发生变化。
和别人谈恋爱,喜欢对方,这就意味着自己变化。
不应该说:“有好点儿的女人吗?”
而应该说:“好,我从今天就去谈恋爱,去变化。”
希望男人都用这样的心态面对女性。
不会进步的东西
最近,电脑和各种便携终端机以及iPad都涌现出来,电子技术的进步是异常显著的。
从宇宙开发到各种技术,科学领域的发达也是令人惊叹的。
真是感谢进步。跟不上发展的人只能落后于时代。
进步!进步!一般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处于科技尖端的人最优秀、最重要。其实不然。
切不可忘记这样一个事实:有一种东西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变化,丝毫不会进步。
是一种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都不会变化的东西。
那就是人——原本意义上的人。
首先,我们人类超越其所属国家、种族、语言、生活,从小一直追求的信仰和祈祷的东西几乎不会变化。
其次,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其本真生命都仅限于自身一代,生命很短暂,其间所思考、所祈祷、所追求的东西大致不会变化。
因而,同一宗教信仰,会在同一民族之中长期受到崇奉。
当然,生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生活环境、从事的职业、得到的收入各不相同,但作为每一个自然人,他要生存、要生活、要恋爱、要成家立业,故而所追求的东西大致相同。
人在小的时候可以向妈妈撒娇,尔后在父母养育下长大成人,继而与异性相恋、生儿育女。
当孩子逐步长大成人,自己就会逐步衰老,陷入孤独,不久便会消亡。
这种过程只要人类生存,就永远不会变化地延续下去。
还有一种东西,无论科学和技术如何进步,生活和环境如何变化,永远都不会变化,不会进步。
我认为这就是文学。“文学”就是用自然的目光对人类加以审视,而留传后世。
文学不仅仅是表面的科学和艺术,而应是跨越时代而不会变化、正确地描绘人的真实姿态的载体。
实际上,跨越时代捕捉和描写人的真实姿态的小说,才是最令人感动的。
文学是描写跨越时代而不会变化的人的载体。正因为它是文学,哪怕就是阅读描写江户时代[1]和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