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别》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维新甚至更遥远的时代的小说,也会产生共鸣或触动。


这一点在戏剧和电影方面也是如此。


文学是能够充分地表现跨越时代而不会变化的人的载体。这种载体任何时代都会受到欢迎,并作为名著而留传后世。


与此相比,只是描写或突出某一个时代的科学和新技术的东西,很快就会随着人们的舍弃而消亡。


如仅仅是描写技术方面的东西,很快会被下一个时代的技术所超越,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应该描写的是任何时代都不会变化的人的灵魂。


近来的小说和电影,过度描写最新技术和相关事件,这样的作品比较引人注目。


当然,其这样也仅在当前引人入胜,迟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


无关乎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不会变化的,尤其是恋爱。


跨越时代,恋爱确实是限于一代人的智慧,是一种行为。


正因为如此,恋爱的感情和行为是不会进步的。


不用说,情侣幽会或者在西餐馆就餐,吃的东西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高级,但喜欢一个异性,而与之相爱的感情不会改变。


不,在过去的昭和[2]和明治时代[3],或追溯到距今更远的时代,如平安朝[4]和万叶时代[5]的人,也许比当今社会的人,更富有感性地与恋人相处和相爱。


这一点看看当时人们所写的和歌和文章,就能够想象出来。


现代的年轻人,无论怎样运用电脑,即使用iPad读很多书,也对人际关系和男欢女爱淡薄与木然,也许是某些方面得不到满足之故。


不用说,恋爱是限于一代人的智慧。


无论我怎样恋爱,怎样懂得男女之事,也不能把那种体验和智慧传给孩子。


孩子在这方面与我毫无关系,他必须要随着青春期到来而对异性感兴趣,并一步步做起。


而孩子也会在经历恋爱和接触异性后,衰老死去。


从这种意义上说,恋爱是限于一代人的智慧,因此,纵使像科学和技术那样写进书本中,也不会因为阅读它而使得恋爱进步或发展。


恋爱确如堆积在海滨沙滩上的沙市楼阁,一个波浪袭来,就完全消失了。


不应该忘记,在人类社会和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一代就会消失、永远不会进步的世界。


人可以适应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但不要忘记自己周围有一个只限于一代人的、不会进步的、最有人间特色的世界。


[1]指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
</aside>


[2]指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aside>


[3]指日本明治时代(1968-1912)。
</aside>


[4]指日本平安时代(794-1185)。
</aside>


[5](710-784)。
</aside>

男人和女人,强度的差异


人有男人和女人这两种性别,不,其他各种动物也基本上只有这两种性别。


哪种性别强呢?我想很多人曾想到过这一点,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


那么,对于这种提问的回答是“男的强”,这样回答的人主要是看外表所感受到的。


确实,一般说来,男性与女性相比较,身强体壮,力气大,很重的东西也能较轻松地拿起来。


如果两性打架斗殴,一般男性会获胜。


依据这些方面,说“男的强”可能不会有异议。


从小孩看,诸如赛跑或做各种运动,男孩儿跑得快并强有力,所以孩子从小就给人留下男强女弱的印象,这是理所当然的。


而女孩儿要么在家里打扮容装,要么跟着妈妈和姐姐学做饭和大扫除,很早就开始做家务,与男孩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说到此,或许有人会认为女孩儿天生是家庭型的,性格恬静,而男孩儿喜欢在外面活动,性情粗野。这完全是一种表面现象。


随着这种表面现象的延伸,男人和女人就会逐渐地形成各自的强度和韧性。


譬如青春期,男性的身体更加强壮,动作更加敏捷,斗性也会增强。


而女性的身体曲线更加突出,性格更加温和,越来越爱理家。


我这样表述,并不是像文学那样所描述的那么纯粹。


的确,女性变得爱理家,不像男人们那样在外面竞强或斗狠,看待别人和周围的目光严厉而冷酷。


这一点男人们应该好好注意,有时女性对于世间事物和人际关系要比男性看得更清楚、更精准。


男人的感性和判断力是以各种情报为中心的常识论,女人的感性和判断力则往往是以喜好与厌恶为基础的感情论。


如果这样说,大部分男性就会反驳:常识论是正确的,相信它怎么就不对呢?但在人际关系方面,感情论要更有力,更具说服力,这种事例极多。


准确地说,女性的强度是在于独断性,容易适应这种感情论,而且能够毫不羞涩地堂堂正正地主张它。


实际上,各种小说和电视剧中饶有趣味的不是常识论,而是感情论。


如在这些体裁中,只重视常识和合理性,就会令人厌倦、感到无聊。而表面浮现出意想不到的非正常性和感情论,各色人等就会为其所吸引、所困惑,这要比前者有趣得多。


正是因为这样,女性才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现在再回到男人和女人的强度这一出发点,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