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宋朝当太子》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方能破除阻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只是眼下!只有六岁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良久,赵昕叹了一口气。

“最兴来在想什么呢?唉声叹气的!”

“母.....姐姐!您怎么过来了!”

唉!宋朝皇子喊自己的姐姐叫姐姐,如果亲娘不是皇后的话也得叫姐姐,真是无话可说了。

一道温柔的声音传来,打断了赵昕的思绪。不知何时,苗昭仪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两个宫女手里捧着崭新的华服。

“你忘了!今儿个是你的诞辰,官家在紫宸殿设宴款待众臣。皇后娘娘卯时就去前殿招呼去了,嘱托我来替你更衣。眼下都已经是辰时了,赶紧更衣去往前殿,别让官家和大臣等的太久了。”

苗昭仪温柔的回道,而后从一旁宫女手中接过衣裳亲自替赵昕穿上,再细细打量一番。

“吾儿长高了,也长健壮了,穿上这衣裳越发的俊俏了。见到吾儿如此,姐姐也就心安了!”

苗昭仪欣慰道。

赵昕被苗昭仪一番话说的眼眶有些湿热,赶忙出言道:“姐姐!时候不早了,最兴来去见官家了。”

紫宸殿内,赵祯和众臣欢聚一堂,眼下庆历新政才刚刚施行,成效显著,韩琦,范仲淹等皆身居高位。

酒过三巡,晏殊上奏道:“今寿国公诞辰,官家设宴,臣等来此庆祝,可为何酒过三巡,却未见寿国公?”

“寿国公到!”话未落,早有人报道。

“儿臣参加父皇!父皇万安!”

赵昕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赵祯笑道:“最兴来,今儿个虽然是你的诞辰,但你却是迟到了,今日便请晏爱卿出题考校一下你!答对了,今儿个迟到的事就免了,答错了,就回去把论语抄上二十遍。众卿家看如何?”

“谨遵官家旨意!”

众位大臣异口同声的说道。

晏殊自幼聪慧,且为人慎密,早年任太子舍人,则是选择德行高尚之人任“太子舍人”之职,目的是让其陪伴在太子身边,以其人高尚的修养品行影响太子。

赵祯这么一说,晏殊稍作思忖,便道:“承蒙官家看重,寿国公,你且听好!”。

“但请晏大人出题!最兴来洗耳恭听!”

赵昕朝着晏殊施了一礼。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敢问寿国公,何为奢?何为俭?”

晏殊问道。

赵昕想了一下,起身来到一位大臣面前,指着地上一块尚未吃完的肉笑道:“糟蹋粮食,是为奢。”

而后,而后又来到范仲淹的案前,指着空无一物的食盒说道:“父皇,昔日娘娘教儿臣读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位大臣盒内干干净净,是为俭!”

赵祯和众臣见自己儿子答得如此轻巧,都称赞不已。

案前掉了一块肉的人是夏竦,当然也不是故意掉在地上的,只是眼下夏竦也五十多岁了,酒过三巡,难免有些老眼昏花,不胜酒力,自然就有酒菜落于案下。而面前空无一物的范仲淹也不是因为爱惜粮食,而是公务繁忙,从昨早到今官家赐宴之前都未曾进食,且眼下范仲淹正值当年,自然是将眼前的美食吃的干干净净。

被一个六岁孩童如此说自己,虽然官家没怪罪自己,但夏竦一张老脸难免有些挂不住,便起身道:“昔闻晏大人五岁既能作的一手好文章,十四岁得进士,有神童之称,今日时逢寿国公六岁诞辰,若寿国公能作诗一首,岂不美哉!”

.....
------------

第四章 曲线救国与封王

夏竦此言一出,晏殊便觉得有些不妥,寿国公乃六岁孩童,此番举动纯属无心之过,但夏竦身为老臣,却如此斤斤计较,难免心胸过于狭隘了。自己年幼能做文章,除了天资聪颖之外,更多的靠的还是勤奋,可寿国公身份尊贵.....

原本笑的合不拢嘴的赵祯听了夏竦一言,也不免脸色稍变,虽对夏竦心有不满,但毕竟夏竦是两朝老臣,且为官的政绩还不错,自己也不好出言阻止,只看赵昕该如何来破眼前的局面。

赵昕并不认识夏竦,心想,这老头真是的,都是半截身子入黄土的人干嘛非得跟小爷我过不去呢?话说,自己要不要剽上一首,让这老头刮目相看呢?可眼下自己才六岁,作诗的话不是不可以,只是自古以来,太过于惹眼的皇子,下场往往都不怎么好。

赵祯见赵昕良久未做回答,便略有深意的咳嗽了一下,朝着一旁装没事人的韩琦扫了一眼。

韩琦也不是省油的灯,心想:这是官家是想让自己出来打圆场啊!

待韩琦刚要开口的时候,赵昕用稚嫩的童声说道:“这位老大人,最兴来年幼,并不知大人是谁?但最兴来在此为刚才的莽撞而向大人道歉。至于作诗,最兴来想起前几日,娘娘给最兴来讲的一个故事。不知父皇和众位大臣能否听最兴来讲述一下?”

赵祯不解道:“故事?和作诗有什么关系吗?”

韩琦笑道:“官家,臣对寿国公的故事很感兴趣,不妨听听!”

范仲淹、富弼等庆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