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宋朝当太子》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发起者尽皆附和。

赵祯见此,只好说道:“既然众位卿家有此意,那朕就与众位卿家一起听听最兴来的故事!”

赵昕心想:大鱼总算是上钩了,见此,赵昕忙朝着赵祯拱了拱手,开口道:“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有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一边对儿子说:‘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还未讲完,夏竦便出言道:“这是揠苗助长的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本是: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意思是说,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不然最后往往事与愿为!”说完,深深的扫了一眼范仲淹等人。

一旁的韩琦,范仲淹等人都闭而不答,在想着,寿国公讲这个故事是出于无心之意,还是受他人指使,暗讽新政?

而赵祯也在心想:对于范仲淹的主张,自己全都同意,是不是有些过于草率了。

赵昕见自己目的已经达到,至于能否有成效,就看天意了。便笑道:“老大人真是学富五车,最兴来愧不敢当,娘娘当初给最兴来讲这个故事,也是为了让兴来明白,凡事欲速则不达,最兴来现今刚满六岁,作诗作词自然是不得其理。”

话锋一转,又道:“但是!最兴来近日读史记中的项羽本记,对其中的项羽甚是推崇,便写了一首小诗,但请大人指正。”

说完,大声诵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昕心想,小爷我将李清照的词一出,也不枉为穿越一场,来到北宋三年了,好歹发点穿越者的福利啊!

语毕,全场众臣倒吸一口气,谁说寿国公不会作诗,这诗简直太好了,想必过了今日,寿国公之名必定传遍开封。范仲淹起身道:“官家,这诗虽短短数字,但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寿国公虽小,但却身具浩然正气,实乃官家之福,大宋百姓之兴,臣为官家贺!”

“臣等皆为官家贺!”众臣也忙起身朝赵祯举杯。

赵祯顿时开怀大笑:“有儿如此,乃朕之福也,亦是大宋之福也!朕与众爱卿同贺。”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茂则,宣旨吧!”

赵祯朝着侍候在一旁的张茂则吩咐道。

张茂则从袖口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圣旨,缓缓打开,大声诵道:“今有皇子昕,秉性纯良,俊秀笃学,颖才具备,加封益州节度使,累封雍王,钦此。”

“儿臣谢父皇隆恩!”

才六岁就封王了?是不是有些早了啊!出乎自己意料之外啊!历史上,赵昕是死了之后才被封王的,至于益州节度使什么的,赵昕都没放在眼里,实在是,节度使一职在唐朝是真正的土皇帝,而到了宋朝,有五代之乱在前,节度使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说白了就是虚职。

旨意宣完,韩琦奏道:“既然寿国公已封王,那么陛下在直呼王爷小名,是否不为妥当!”

赵祯也不恼,反而笑道:“爱卿言之有理,既已封王,最兴来之名确实不妥,今后,朕与后宫诸妃就喊宗亮了!除此外,加封晏爱卿为太师,即日进宫督导宗亮读书。”

张茂则小心翼翼地问道:“官家!是否为雍王殿下选伴读!”

话落,底下一众大臣都蠢蠢欲动,毕竟眼下,官家就雍王一个儿子,登上太子之位还不是早晚的事,若自家子嗣能被选为伴读,他日定能飞黄腾达。

赵祯扫了众臣一眼,开口道:“朕闻范爱卿有子纯礼,年资聪慧,为宗亮伴读。”

说完,扫了一眼众臣,又道:“皇后不日将宴请在京的众位爱卿的家眷一同赏梅花,众卿回去后,可让夫人携女眷入宫参加宴会。”

赵昕一口气差点没喘过来,携女眷入宫,说白了不就是告诉众位大臣,你们谁家有漂亮女娃的,赶明儿个赶紧送进宫中,让皇后瞧一瞧,模样品性好的留给朕的儿子。

.....
------------

第五章 帝与后

是夜,福宁殿内灯火通明。

张茂则正在案前研墨,而赵祯则将白天宴会上,赵昕所作之诗用飞白体写了下来。

“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赵祯如此反复吟诵了即便后,忽然又想起什么,转头问道:“茂则,你今日下午去问宗亮诗名时,宗亮可有说什么?有说这诗是如何来的吗?”

张茂则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墨锭放下,躬身道:“回官家!王爷说他几月前读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后有感而发,而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