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77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就在这几笔之间。
  ……
  窗外白雪皑皑,冬至过后,天气愈发寒冷,而且这个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冷,至少每个前头山大队的知青,心里都这样觉得。
  距离高考过去已经一个多月,按理说该有消息了,但他们每天走门串户打听情况,截止目前还没一个人收到录取通知书。
  难不成所有人都挂了?
  那未免也太惨绝人寰了吧!
  唯一相对淡定点的就是郭永坤,因为即使记忆模糊,但他知道吴荣绝对考上了,不仅考上,还是全国顶尖的大学。
  这个牛皮他可以吹一辈子。
  以初中学历,极为仓促地越级参加时隔十年后的第一届高考,并一举考进重点,确实牛得不像话。
  在郭永坤两辈子认识的所有人中,大概,也只有他那个被称作天之骄女的姐姐,在学习上能稳胜一筹。
  他姐姐郭永慧今年同样参加了高考,自然也考上了,坐标……北大。
  郭永坤心中的那点不淡定,是因为他自己。
  这要是没考上,可特么该怎么办?
  再考,他是真的不想考,说句讲出来绝对会挨打的话,如果有的选,就算保送他上哈佛,他都懒得去。
  并非读书无用论,他向来尊重博学的人,只是这辈子真的不想奋斗,就想回到家里,然后做条咸鱼。
  而不考的话也难哪,知青返城是1980年末,而现在才1977,三年时间……
  他可能会疯掉。
  所以,菩萨千万保佑吧。
  重生过来直接疯掉,这剧本莫言也不敢写呀!
  屋外大雪纷飞,天地一色,犹如此刻许多知青的内心一样苍白。
  李有光正在灶台前翻箱倒柜,好半天才转过身,望向缩在被窝里表情木讷的三人说,“没啥吃的了,咋搞?”
  “借点。”吴荣率先发话,他心有忧虑不假,但更多的还是自信。
  就算考不上好大学,不信自己连个专科都考不上。
  “借?”李有光苦笑,“你们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哪知道队里现在是个啥光景,这年头地主家都没余粮了。”
  “这么严重?”林红道也回过神儿来。
  “可不是,二季水稻旱死大半你们是清楚的,能撑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那咋搞,古人云饥寒交迫,我现在就这状况啊,总不能饿死吧?”
  “饿死不大可能,都新时代了,就看大队上怎么安……”
  “通知,通知……”
  李有光一句话还没说完,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广播声。
  “大队所有知青,现在马上赶到队部礼堂开会,速度!再说一遍,大队所……”
  四人眼神交流少许后,林红道略显激动道:“通知所有知青开会,你们说……是不是考试成绩下来了?”
  吴荣听他这么一讲,眼神顿时明亮,“有可能,不然为啥偏偏通知知青,走,赶紧地!”
  唯有郭永坤蹙了蹙眉,冥冥之中有种感觉,不是什么好事,但具体是啥,一时又实在想不起来。
  四人里三层外三层,将自己裹得像粽子一样,火急火燎往大队部的方向赶去。
  他们显然不是最积极的,来到大队部所谓的礼堂时――其实就是一间稍大的土砖屋,里面摆了些简易的长条桌凳,还有个不足十平米的高台,上面也有两张拼凑一起的长条桌,外加四把靠背椅,椅后拉了条红色横幅,上书六个大字“人民公社万岁”!
  大队的知青基本到齐了,都在靠前的位置坐下,主席台上的四张椅子,也坐好了三张。
  居中叼着一只铜锅老烟杆的,正是大队支书赵福民,在他左手边的,则是副支书兼革委主任赵利勇,右手边就是民兵队长赵大龙。
  “搞这么隆重,大场面啊!”李有光打趣道。
  现场这么多知青中,这会儿他无疑是最轻松的一个。
  有人说他傻,居然连试都不试一下,那他今天倒想看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和识时务者为俊杰,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二杆子。
  “到得差不多了吧,都找位子坐下,你们不是一直惦记着信么,喏……”
  赵福民将手中老烟杆放下后,随手一扬,瞬间牵扯了全场的注意力。
  知青们先是狂喜,但转瞬,一颗心又拔凉拔凉。
  因为他手中的信,并非想象中的厚厚一沓,仅有……三封,一眼就能瞅清楚。
  现场四十几名知青,却仅仅三封信,超过十分之一的概率,霎时间,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
  “我也不迈关子了,来吧,这三位知青先先把信拿去,恭喜你们考学通过。第一个,李胜利……”
  “哇哦!”
  赵福民刚念完一个名字,礼堂里突然爆发一声狂吼,与此同时,一个黑得像碳样的瘦个青年,噌地一下跳起,兴奋得手脚都不知该往哪放。
  “胜利,恭喜了。”
  “恭喜,恭喜……”
  旁边的知青们话虽这样讲,但任谁都能听出里面的言不由衷。
  一个名额没了,也就意味着,他们原先十分之一的概率,瞬间降至二十分之一。
  何止渺茫?
  “谢谢,谢谢!”李胜利喜极而泣,颤抖着身体走上高台,郑重其事从赵福民手中接过那封录取通知书,仿佛那里面装的不是几页纸,而是他的身家性命一样。
  “第二个,宋桃……”
  礼堂里同样躁动一片,郭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