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天下》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功,属性相同,再加上他又修炼有《风雷劲》,因此张延秀的至阴至霸之气正是为王谮疗伤的最好药引。“我会转告师傅的,知道你有这个心师傅一定会很高兴的。”聊着聊着,直到到达目的地之前,之后两人聊的都是紫禁城内的话题,说教的事算是躲过去了,不过在张延秀家里还有一场说教不知道能不能躲过去,说不定还得吃家法。

穿好朝服,早朝也开始了,官员们三五成群地走出朝房,走向金銮殿,走向权力的中心。看着众官员缓缓地走进金銮殿,张延秀很兴奋,但是他知道,这一切对他来说还很早,现在的他只能站在权力门口,在金銮殿的门外随时等候着皇帝的谕旨,将某位官员拉出金銮殿。虽然只是如此,可张延秀却觉得非常的满足,将权力从别人的手中夺走本身就是锦衣卫的快乐之一。

张延秀徘徊在金銮殿外,认真地听着每一个大臣的奏报和争论,因为这些都是他必须要学习的,可听着听着,张延秀是越听越想笑,他的父亲说得没错,朝廷根本就是个大菜市场,将无数的小事情吵成大事情,又将一件大事情吵无数件大事情,如小民一般吝啬着手上的每一个铜板。张延秀走到门旁,让大殿里的人看不到他,轻声地问站在他身边的老陈道:“你每天听这些不烦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老陈微笑地回答道:“就当是在听戏,习惯了就好。”是啊,仔细听起来,还真是一出既普通又特殊的好戏啊,可张延秀什么时候才能成为这出戏中的名角呢?期待中。

;

...
------------

第五章 党

既然还上不了台,张延秀也就只好当一位忠诚的戏迷,认真地听戏。不过这戏里戏外的人差得也太多了吧,看那位满头白发,衣着朴素得不能再朴素,就快要打补丁的大臣,还真是看清官样,可一听他的官衔、姓名,这老小子是不是吃饱了撑着了,这么喜欢虐待自己。家里的后花园子里明明藏着二十万两白银,竟然还在这朝堂之上装乞丐;再看那位满口“为民请命、以民为本”的家伙,他手上的案子十件能有一件不判错就已经是老天保佑了,不过父亲说过,他的确是“以民为本”――“以富民为本”;还有那位,前面在紫禁城城门外看过他的样子,满脸正气、道貌岸然,现在听他报的官衔、姓名还真是吃惊不小啊,京城里虐玩稚女的家伙中,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听着这么多,想了这么多,张延秀都有点累了,奇怪,都快退朝了,东林党的那群栋梁们怎么连一句话都没出声,还真是奇了怪了。“臣左都御史陈柏青、臣礼部尚书王柏轩、臣…有本起奏!”看来今天张延秀的运气还不是普通的好啊,朝堂之上,东林党大小二十几名官员一齐上折子,何其壮观啊!

听戏的人很兴奋,因为戏中最精彩的部分马上要开始了,可戏中的角们可就辛苦了。礼部尚书那数万字的慷慨激昂,一下子将浙江全省上至巡抚、布政使,下至知州、知县参了个够,仔细计算下来,浙江全省有半数以上官员要被撤职查办。

惊涛骇浪啊!两江乃国家赋税重地,国库每年四成的收入皆来自两江,浙江虽是朝中浙党之根本,但朝中大小党派皆参与其中,东林党这一弹劾的奏章将朝中异党全都得罪了。高高在上的皇帝皱着眉头不开口,手中紧抓着东林党们递上来的奏折,下面的官员们吵成一锅粥了,喊冤叫屈的,指责讨伐的什么样子的都有,而身为当事人的东林党们却个个骄傲的抬起头,盯着皇上,什么话也不说。

对于东林党的评价,张佐是这样说的:“国之栋梁,大明朝之楷模,一群值得尊敬的人。不过――他们全是一群让人讨厌的家伙,总喜欢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别人身上,做起事来全凭着一股冲劲,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时间、地点和别人的感受。而且当他们的亲人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他们心里考虑的都是别人,根本就不顾自己亲人的幸福。”看今天这个场面,东林党是要逼着皇帝马上表态了,还真是一群麻烦的家伙。大家一百多名官员啊,如果只是两三人还好说,可是一次那么多,难道要让全天下的百姓知道,他们的皇帝是一位昏庸无能之人,一下子就出了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再说了,有一就有二,让他们这样搞下去,本身就很不干净的锦衣卫迟早也要出事情。

“老陈,你拿着我的腰牌马上去北镇抚司找我承恩哥,让他把浙天字七号的密档调出来,我有急用,现在就要。”老陈想也不想拿着张延秀的腰牌就急冲冲地跑去,希望他来得及,这个时候如果轻功最好的小单在身边就好了,色自头上一把刀啊,张延秀打算着回去得如何想办法让张佐给她增加部曲。

当今圣上子虚大帝并不是昏庸无能之辈,自二十岁亲政以来,励精图治二十二年终将先帝留下的无数烂摊子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如果说他是一位仁君,那就错了,张佐接掌锦衣卫十年里毫无作为,被人戏称为“病猫”,可当这只“病猫”动的时候,包括一位王爷,两名内阁大臣,三个封疆大吏四十多人掉了脑袋,数千人被抄家、发配、进教纺司,从此世人都害怕张佐,可谁又知道,张佐所做的一切都是遵照圣上的密旨行事,而皇上之所以要这样做的原因却很简单,所有反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