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天下》
分类: txts3
的,都要被铲除,只有如此,皇帝手中的皇权才是最至高无上的。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偏袒东林党,其他党派势必群起而攻之,东林党也必恃宠而骄,得寸进尺;偏袒其他党派,东林党这群木头噶瘩就算不朕不处罚他们,他们大概也会集体告老还乡,那朕还能拿谁来制约朝中各党。“看来只能这样办了,所有吵闹的再加上东林党全都拖出去各打五十廷仗,其他事情日后再议。”下定决心的子虚帝缓缓地抬起右手,身边的太监马上打起精神,准备着朗诵旨意。
“臣锦衣卫千户张延秀有旨上奏。”按照规矩,没有皇帝的旨意,张延秀是不能上殿的,但他为了让皇上听到他的声音,特意用内力大声道。因此金銮殿上所有官员一时都被他镇住了,一下子没了声音,这种感觉让张延秀觉得十分的享受。
“皇上有旨,宣锦衣卫千户张延秀。”就在刚才,张延秀是绝对不会想到他这么快就可以站在这权力的殿堂之上,还如此得接近一场风暴的中心。没有太多的废话,他赶紧将手中的密档递了上去。“一个嘴上没毛的小子懂什么,竟然在这个时候出来搅局,你看那上奏的折子,什么嘛?连一点规矩都不懂。”这群长辈们的意见和规矩还真大,可张延秀有什么办法,事先又不知道,现在只能直接将手中的密档(看起来就是一本旧帐本)交上去了。
虽然很多大臣对张延秀不屑一顾,但还是有一部分大臣一直紧盯着他手上的折子,因为他们知道,虽然张延秀年纪不大,但光听那锦衣卫三个字就绝对不会简单,而且他手上拿的东西其内容绝不像外表那么简单。“该不会那就是锦衣卫里所谓的密档吧,如果真是这样问题就大了,天知道那群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在上面写了什么了?”轻视、无关、担忧,一下子让金銮殿出现持续的安静。
;
...
------------
第六章 人(上)
在子虚大帝面前所展现的,是无数页密密麻麻的人名和注解,浙江官员中哪些人跟倭寇有勾结,包庇海外走私商人或是直接进行走私贸易的官员名单全在上面,大致看了一下的子虚帝紧皱的眉头渐渐松动了,突然,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点生气地盯着张延秀看,不知道为什么,被皇上这么一看,张延秀感觉自己全身好热,并且开始冒汗。看张延秀紧张的样子,子虚帝竟然稍微地低了低头,接着又摇了摇头,张延秀好像看到了皇上微微地笑了笑。
执起御笔,在朱砂上大力地压了一下,转一圈。对照着密档上的人名,在东林党上的奏折上连打数十个红勾,最后再加上一些旨意。对于皇上的这些动作,很多大臣都踮起脚尖,伸着脖子希望能看清楚皇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圣旨下,众官员接旨…”就这样,东林党弹劾的浙江官员中,所有所有参与走私或包庇走私的官员全部要被押解进京,秋后问斩,其家产全部充公,家属男子发配边疆,女子充入教纺司。圣旨宣读完,很多官员都有话说,此时皇帝站了起来,说道:“朕累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说着大手一挥,“退朝!”
谁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虽然保住了大半的官员,可各党派在浙江的财源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也因为如此,东林党也暂时得到了满足,但双方都不会就此罢休,各党派要报复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东林党则要得到更大的胜利,彻底压制那些邪派官员。而张延秀也成为了朝中所有党派所要注意的人物,在离开金銮殿的时候,不管什么样的眼光都出集中到了我身上,这种感觉真是好矛盾啊。
沾沾自喜的张延秀走到了金銮殿的门外,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瞬间呆立的他额头上渐渐出现了众多的汗水。“啊!啊!啊~~~”为了驱散心中的恐惧,他仰天长啸着。“老陈,当时你为什么不提醒我,要知道,我现在根本没有权力调动锦衣卫的密档,更何况那些重要的密档皇上根本就没有看过,要是皇帝因为密档的关系对我们锦衣卫起了疑心,那后果…”想起来张延秀就后怕,他到底还是太嫩了,现在要怎么补救才好。“大人给我的军令是尽力完成公子的所有命令,而且按照惯例锦衣卫内的密档是不用全部呈报给皇上的,平时只要将皇上需要的密档递上去就可以了。”此时黄兴德来到了张延秀的身边,张延秀刚才的话黄兴德全都听见了。“杂家还以为什么事让你如此失态呢?原来是这等小事啊!” 黄兴德刚从皇上身边过来,对皇上的态度最清楚。“黄大哥,皇上那边的态度如何?”黄兴德拍了拍张延秀的肩膀,说道:“放心吧,圣上对你刚才的表现很满意,这不,刚退朝就要在养心殿召见你。”对于皇上的突然召见,让张延秀很是紧张。“黄大哥请带路。”
“其实延秀你根本不用如此担心,照我对圣上的了解,只要你差事办好了,圣上自然会高兴,至于像你刚才那样越权而为的繁琐小事,圣上是不会去追究什么的。倒是你要小心东林党,别看今天你算是帮了他们,可那群家伙可不会因为这个关系而轻易放过你。”内廷太监大多与东林党严重不和,内廷太监权力过大一直是东林党主要弹劾的目标。而东林党一边不停弹劾宦官,一边却没有送上任何孝敬,使得将权力看得极重的宦官们对东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偏袒东林党,其他党派势必群起而攻之,东林党也必恃宠而骄,得寸进尺;偏袒其他党派,东林党这群木头噶瘩就算不朕不处罚他们,他们大概也会集体告老还乡,那朕还能拿谁来制约朝中各党。“看来只能这样办了,所有吵闹的再加上东林党全都拖出去各打五十廷仗,其他事情日后再议。”下定决心的子虚帝缓缓地抬起右手,身边的太监马上打起精神,准备着朗诵旨意。
“臣锦衣卫千户张延秀有旨上奏。”按照规矩,没有皇帝的旨意,张延秀是不能上殿的,但他为了让皇上听到他的声音,特意用内力大声道。因此金銮殿上所有官员一时都被他镇住了,一下子没了声音,这种感觉让张延秀觉得十分的享受。
“皇上有旨,宣锦衣卫千户张延秀。”就在刚才,张延秀是绝对不会想到他这么快就可以站在这权力的殿堂之上,还如此得接近一场风暴的中心。没有太多的废话,他赶紧将手中的密档递了上去。“一个嘴上没毛的小子懂什么,竟然在这个时候出来搅局,你看那上奏的折子,什么嘛?连一点规矩都不懂。”这群长辈们的意见和规矩还真大,可张延秀有什么办法,事先又不知道,现在只能直接将手中的密档(看起来就是一本旧帐本)交上去了。
虽然很多大臣对张延秀不屑一顾,但还是有一部分大臣一直紧盯着他手上的折子,因为他们知道,虽然张延秀年纪不大,但光听那锦衣卫三个字就绝对不会简单,而且他手上拿的东西其内容绝不像外表那么简单。“该不会那就是锦衣卫里所谓的密档吧,如果真是这样问题就大了,天知道那群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在上面写了什么了?”轻视、无关、担忧,一下子让金銮殿出现持续的安静。
;
...
------------
第六章 人(上)
在子虚大帝面前所展现的,是无数页密密麻麻的人名和注解,浙江官员中哪些人跟倭寇有勾结,包庇海外走私商人或是直接进行走私贸易的官员名单全在上面,大致看了一下的子虚帝紧皱的眉头渐渐松动了,突然,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点生气地盯着张延秀看,不知道为什么,被皇上这么一看,张延秀感觉自己全身好热,并且开始冒汗。看张延秀紧张的样子,子虚帝竟然稍微地低了低头,接着又摇了摇头,张延秀好像看到了皇上微微地笑了笑。
执起御笔,在朱砂上大力地压了一下,转一圈。对照着密档上的人名,在东林党上的奏折上连打数十个红勾,最后再加上一些旨意。对于皇上的这些动作,很多大臣都踮起脚尖,伸着脖子希望能看清楚皇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圣旨下,众官员接旨…”就这样,东林党弹劾的浙江官员中,所有所有参与走私或包庇走私的官员全部要被押解进京,秋后问斩,其家产全部充公,家属男子发配边疆,女子充入教纺司。圣旨宣读完,很多官员都有话说,此时皇帝站了起来,说道:“朕累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说着大手一挥,“退朝!”
谁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虽然保住了大半的官员,可各党派在浙江的财源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也因为如此,东林党也暂时得到了满足,但双方都不会就此罢休,各党派要报复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东林党则要得到更大的胜利,彻底压制那些邪派官员。而张延秀也成为了朝中所有党派所要注意的人物,在离开金銮殿的时候,不管什么样的眼光都出集中到了我身上,这种感觉真是好矛盾啊。
沾沾自喜的张延秀走到了金銮殿的门外,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瞬间呆立的他额头上渐渐出现了众多的汗水。“啊!啊!啊~~~”为了驱散心中的恐惧,他仰天长啸着。“老陈,当时你为什么不提醒我,要知道,我现在根本没有权力调动锦衣卫的密档,更何况那些重要的密档皇上根本就没有看过,要是皇帝因为密档的关系对我们锦衣卫起了疑心,那后果…”想起来张延秀就后怕,他到底还是太嫩了,现在要怎么补救才好。“大人给我的军令是尽力完成公子的所有命令,而且按照惯例锦衣卫内的密档是不用全部呈报给皇上的,平时只要将皇上需要的密档递上去就可以了。”此时黄兴德来到了张延秀的身边,张延秀刚才的话黄兴德全都听见了。“杂家还以为什么事让你如此失态呢?原来是这等小事啊!” 黄兴德刚从皇上身边过来,对皇上的态度最清楚。“黄大哥,皇上那边的态度如何?”黄兴德拍了拍张延秀的肩膀,说道:“放心吧,圣上对你刚才的表现很满意,这不,刚退朝就要在养心殿召见你。”对于皇上的突然召见,让张延秀很是紧张。“黄大哥请带路。”
“其实延秀你根本不用如此担心,照我对圣上的了解,只要你差事办好了,圣上自然会高兴,至于像你刚才那样越权而为的繁琐小事,圣上是不会去追究什么的。倒是你要小心东林党,别看今天你算是帮了他们,可那群家伙可不会因为这个关系而轻易放过你。”内廷太监大多与东林党严重不和,内廷太监权力过大一直是东林党主要弹劾的目标。而东林党一边不停弹劾宦官,一边却没有送上任何孝敬,使得将权力看得极重的宦官们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