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分类: txts3

从书架移除
白色、黄色、褐色、青色、花斑色等各种颜色。黑色的叫做乌豆,可以入药,也可以充饥,还可以做成豆豉;黄色的可以做成豆腐,也可以榨油或做成豆瓣酱;其他颜色的都可以炒熟食用。各种大豆都是在夏至前后播种的,长成后苗高3~4尺;叶子呈桃形;秋天时开白色的花;长成的豆荚有1寸左右。所有的大豆都不禁霜,一场秋霜过后慢慢地就干枯了。种植大豆如果想要有个好收成,通常会采用这样的办法:用几个口袋装些等重的大豆,在冬至那天埋到阴暗潮湿的地方,十五天后取出来,每个口袋都要称重,选取较重的口袋中的豆子做种子。大豆的保存时间较长,可存放一年之久,故可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F9452W.jpg" />
【黄大豆】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有解毒滋补的功效。可以消除体内瘀血,消肿止痛。还可促进消化,治疗腹胀。对风湿及中风引起的偏瘫也有一定的功效。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F945I8.jpg" />
【黑大豆】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有解毒止痛的功效。可消水肿、清胃毒、除瘀血,还能驱散五脏之内的寒气。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异黄酮、低聚糖、皂苷 、磷脂 、核酸等。
【健康效果】
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可以增强体质和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降血脂、降血压和减肥的功效,并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可以防治便秘,极适宜老年人食用。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F945R7.jpg" /> ⊙黄豆排骨汤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F945132.jpg" />

赤小豆 别名赤豆、红豆。
《本草纲目》记载
辟瘟疫,治难产,下胞衣,通乳汁。和鲤鱼、蠡鱼、鲫鱼、黄雌鸡煮食,并能利水消肿。
◎释名
是小豆的总称,有三四个品种。现今说的赤豆、白豆、绿豆等都属于小豆。这里把可以入药的红色小豆叫作赤小豆。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F94B03.jpg" />
集解

这种豆子只有个头小并且是暗红色的才能入药,而那些个头大、颜色浅红或深红的并不能治病。赤小豆一般在夏至后下种,长成后苗高1尺左右,枝和叶长的与豇豆相似,只不过赤小豆的叶子要小、圆些罢了。秋天开银褐色的小花,形状也和豇豆花相似,只不过有一种淡淡的腐臭气味。豆荚有2~3寸长,比绿豆荚稍大些,外皮是白里透红的颜色。赤小豆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煮着吃,还可以做粥、做饭,把它做成豆馅儿,包成面食,也很好吃。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F946320.jpg" />
【赤小豆】
气味:甘、酸,平,无毒。
主治:可以消除水肿,排出痈疽的脓血,达到消除痈疽的效果。还可以治疗痢疾导致的腹泻,通利小便。有强健筋骨、调理脾胃的功效,还可以减肥。
【叶】
主治:去烦热,止尿频。
【芽】
主治:研末,温酒服下,可治妇女漏胎、伤胎。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灰分、钙、磷、铁等。
【健康效果】
赤小豆可做粮食,也可做副食品,如做粥、馅儿、风味小吃等。注意:赤小豆不是相思豆,它们只是外形相似。相思豆含有毒蛋白,不可内服,所以切勿将相思豆当赤小豆误食。赤小豆有消肿利尿的作用,可以解酒、解毒,还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对癌症、糖尿病也有一定作用,经常食用还有减肥效果,尤其是对腿部肥胖者,更加有效。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F94B38.jpg" /> ⊙赤小豆粥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F94D02.jpg" />

豆腐
《本草纲目》记载
宽中益气,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F94D91.jpg" />
集解

做豆腐的方法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所有的黑豆、黄豆、豌豆、泥豆、白豆、绿豆之类的豆子,都可以做成豆腐。制作方法如下:先用水把豆子泡发,大概要在水里泡上一晚,然后把泡好的豆子磨碎,把渣滓滤掉,加适量水烧开,最后加入盐卤汁就会凝结,这样豆腐就做成了。有些地方做豆腐最后加一些石膏末也可以达到凝结。在凝结物的上面有一层皮,把它揭下来,晾干,就是人们常说的豆腐皮了,也是很好吃的食物。
【豆腐】
气味:甘、咸,寒,有小毒。
主治:可以滋补身体,调和脾胃,消除脘腹胀满的症状。还有清理大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