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读纳兰诗:夕阳何事近黄昏》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朝:三国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吴名建业,今南京市,史称为六朝。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六九:“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③归鸿:归雁。
④王气: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金陵地势险要雄壮,龙盘虎踞,常被视为“帝王之宅”。《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注引《江表传》:“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
⑤钟隐:南唐后主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宋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宋太宗恨之,有“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之词,命人在宴上借机投毒害死了他。

寄梁汾并葺茅屋以招之①
三年此离别,作客滞何方②?随意一尊酒,殷勤看夕阳。世谁容皎洁③,天特任疏狂④。聚首羡麋鹿⑤,为君构草堂。
【笺注】
①梁汾:顾贞观,清初文学家,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熙举人,官至国史院典籍。工诗词,早年与吴兆骞齐名,后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词家三绝。有《征纬堂诗》《弹指词》等。
②作客滞何方:此句意在劝其迅速回归京城。作客,寄居异地。
③皎洁:清白,光明磊落。
④疏狂:豪放,不受拘束。唐白居易《代书诗寄微之》:“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⑤聚首:犹聚会。麋(mí)鹿:又称“四不像”,性温和,好合群。宋苏轼《赤壁赋》:“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题苏文忠黄州寒食诗卷①
古今诚落落②,何意得斯人③。紫禁称才子④,黄州忆逐臣⑤。风流如可接,翰墨不无神⑥。展卷逢寒食⑦,标题想后尘⑧。
【笺注】
①苏文忠: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嘉祐年进士,任礼部郎中、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宋徽宗时卒。宋高宗即位,追赠太师,谥为“文忠”。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作诗“讪谤朝廷”而被贬至湖北黄州。此间作《黄州寒食诗帖》,又称《寒食帖》。
②落落:犹磊落,形容人的气质、襟怀。《三国志·蜀志·彭羕传》:“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谠落落之誉。”
③斯人:这里指苏轼。
④紫禁:古以紫微垣比喻皇帝的居处,因称宫禁为“紫禁”。此代指京城。
⑤逐臣:被朝廷放逐的官吏。
⑥翰墨:笔墨,借指文章书画。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⑦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⑧标题:标记于字画上的题记文字。后尘:比喻在他人之后。晋张协《七命》:“余虽不敏,请寻后尘。”

郊园即事①
胜侣招频懒②,幽寻度石梁③。地应邻射圃④,花不碍球场。解带晴丝弱⑤,披襟露叶凉⑥。此间萧散绝⑦,随意倒壶觞⑧。
【笺注】
①郊园:可能为诗人家位于北京上庄的一处花园。《海淀地名志》载:“这里(上庄村)曾是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的花园。园荒废后,许多看坟人与住户迁入,时称新庄,后与村西尚庄相连,故名上庄。”
②胜侣:良伴。清吴雯《暮春雨中阮亭先生招同诸公集善果寺得曲字》:“胜侣欣招邀,假时值沐休。”
③石梁:石桥。
④射圃:习射之场。
⑤解带:解开衣带,表示闲适。晴丝:虫类所吐、在空中飘荡的游丝。宋范成大《初夏二首》之二:“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
⑥披襟:敞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战国楚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宋朱敦儒《满江红》:“且披襟脱帽,自适其适。”露叶:沾了露水的叶子。
⑦萧散:犹潇洒,形容举止闲散舒适。
⑧倒壶觞:指痛快饮酒。壶觞,酒器。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沈进士尔燝归吴兴诗以送之①
成名方得意②,几日问归舟③。独有离居者,萧然感素秋④。一筇黄叶寺⑤,孤棹白苹洲⑥。无限江湖兴⑦,因君寄虎头⑧。
【笺注】
①沈尔燝:字冀昭,号凤于,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中进士。得中返乡,诗人作诗相赠。
②成名:指科考及第。
③归舟:返航的船。
④素秋: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晋孙楚《雁赋》:“迎素秋而南游,背青春而北息。”
⑤筇(qiónɡ):竹名,因宜于制杖,故亦用以泛称手杖。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春风一笑手扶筇,桃李花开泼眼浓。”黄叶寺:位于北京西山北,寿安山南麓的方普觉寺(因寺内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卧姿铜像而又被称为卧佛寺)的别名。因山在秋季时树叶多为黄色,故文人又称其为“黄叶寺”。
⑥棹(zhào):船桨,借指船。白苹洲:指长满白色苹花的沙洲。唐李益《柳杨送客》:“青枫江畔白苹洲,楚客伤离不待秋。”
⑦江湖兴:归隐之意《南史·隐逸上》卷七十五:“《易》有君子之道四焉,语默之谓也。故有入庙堂而不出,徇江湖而永归。隐避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