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逢春》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净!”
  “但育人之事不可怠慢,才两所小学,有多少孩童念不上书啊!”杨辉摇头。
  沈夷迟疑开口:“也不是人人都送孩子入学,有的家里是请了先生上门的……”富户不必说了,一些贫寒的家庭,也会几家凑些米粮,请念过书的人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但他也知道,这终究太过勉强了。
  “那也良莠不齐,不是长久之计。”
  沈夷叹口气,点了点头:“的确。不少穷人家的孩子是上不了小学的。”
  杨辉道:“我看芙县虽然不大,也称不上多么富庶,但现建一所学校是能办到的。给穷人家孩子读书的,只需要搭几间校舍,摆上桌椅,也不用怎么讲究……就再加笔墨、书本,又花得了多少钱?公中没钱不要紧,只要县里几家富户随便捐一捐,还不是简单得很?“
  沈夷不禁心中一动:“这个……或许行得通。”
  “剩下的事就是老师了,校舍简陋都不要紧,只要老师尽责,照样能育出人才。既是给穷孩子教书,学费必然不高,教员薪资恐怕也是微薄,怎么能找到合适的教员,这就……”
  “这个我来!”沈夷兴奋道,“县里也有仁人志士愿为教育出力的!我可以负责寻找联络……我自己也可以兼任教员,不要任何薪资!”
  杨辉一笑:“沈大哥热心教育,真是太好了……不过,光这一座学校,对穷人家也是不够的,僧多粥少啊,要做到公允才好。“
  “是,”沈夷点头,微一思索,“既然是为了照顾家境贫寒的学生,自然要以家境为限,家境好些的,就不收了。另外,一家往往几个孩子,不够时,每户限一个孩子就读。”
  “好主意,”杨辉点头,“可是,这一个孩子是选男孩还是女孩?培德小学没有女生,看来女童入学的很少啊。”
  “是,”沈夷叹了口气,“有钱人家还罢了,那穷人家供儿子都来不及,怎么舍得供女儿?”
  另外,芙县民风保守,把女孩送到学校与一屋子的男孩坐在一起,父母们也觉得出格。
  “那沈大哥怎么看?”杨辉看向他,“女孩该不该上学?”
  “自然也应该读书明理的!”沈夷连忙道,又有些犹豫,“只不过……说到上学,还是不宜与男子一道。”
  杨辉看着他,微微笑了:“沈大哥,你又没留辫子,怎么思想还这么陈旧。女子不宜上学,是应该在家里认几个字、读读女德么?”
  沈夷听他话中的嘲讽,脸就红了:“我不是这意思……女孩应该上学,但与男孩间杂混坐还是不妥……等新校舍建好,教室几间坐男生几间坐女生,分隔开来才对。”
  杨辉噗哧一笑:“坐一起又怎么了?我读书的时候,十八九岁的男生女生都坐一起,有什么不行?何况这些小孩子?才几岁啊?“
  “正是因为年纪小,才不妥。”沈夷依然坚持,“年纪大了还不要紧,毕竟懂事了,懂得约束言行;小孩子才容易闹出事来……若有些不懂事的,做得出格,欺负了小女娃,那还了得?”
  杨辉语塞了一下,随即笑道:“……好吧,也有道理,这些细枝末节的事由你们官老爷来定。学校建起来,才是大事。”
  沈夷赞同点头,充满希冀:“我这就到公署里,跟县长说!辉弟,你的主意真是太好了,教育兴国不敢说,教育兴县总是能做到的!”
  “就是这意思!沈大哥,你可要和县长大人好好说一说!”
  --------------------
  小声提示:这个不是种田文……


第六章 募捐
  沈夷回到县公署,便去找县长。
  县长陈云当四十几岁,面容和蔼,眼睛有神,透出一股精明强干的气质,正在察看公文,听沈夷来了,抬头看去,温和地开口:“见安,有什么事吗?”
  沈夷把建小学的构想说了,见他沉吟,又劝说道:“如今,不少穷人家的学龄儿童不能入学,缺了启蒙基础,往后更难成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办学的事,越早越好啊!“
  陈县长点点头。“你说的我都懂,可是,”他脸色黯然,叹了口气,“县里从前也动过这个主意,号召富户筹款,但县里赋税被山贼劫了之后,县里招兵买马训练保安团,这些费用都是富户们捐的,再要他们出钱建校,便不容易了。要强硬勒令他们出钱,也不妥当,于理说不过去。“
  沈夷一时默默无言。
  “见安,你的想法很对,很好。只是眼下困难,事情一步一步来,我们慢慢再筹划吧。“
  沈夷只好应了一声,无奈离去。
  傍晚回到家,杨辉又在看书,抬头见他神色失落,于是问:“怎么了?县长大人不同意?”
  “不是不同意,是无计可施。”沈夷摇摇头。
  “又不要县里出什么钱,”杨辉挑高了眉,“怎么,有钱人家不肯捐啊?”
  “……确实不容易。”沈夷语气低落,把县长的话转述了一遍。
  杨辉突然笑了,边笑边摇头:“搭几间房舍,买几条桌椅,印几本书籍,用得了多少钱?又不是要他们捐军火。那什么孙老爷家的公子不是爱买洋服吗?听说还要定做?少穿几身,也就凑够了。”
  沈夷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可人家不肯,能怎么办。”
  杨辉抬起目光,笑着看他:“当然能办。”
  沈夷连忙问:“什么办法?”
  杨辉贴近过去,在他耳边开口。
  骤然的凑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