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道纪
分类: qsxs
声明:本书由奇书网(
《斩道纪》作者:苦牢
文案:
笔落下写的是字,刀落下流出的是血。林纪遇事总想讲些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他只好劈出刀来……
序 求一张符
九月九,重阳时节。
林老头走在官道上,神色匆忙,步履蹒跚。他穿着灰色的麻布衣,上面有不少缝过的补丁,还有近日里新添的破口。
半截身子都要埋进土里的人,却走的又急又快,脚下呼呼生风;额头上冒着大颗大颗的黄豆汗珠,流到脖子后背,衣服湿了大片。他抹着一把又一把的汗,瞧了眼天色,又望了眼前面愈发清晰的山峰,埋头继续赶路。
林老头是从几百里外的旗云镇过来的,一路跋山涉水,麻衣上新添的破口,是翻山越岭时被荆条和灌木扯破的,上面还有不少荆条的断刺。也就是现在走在官道上,铺着青砖,整饬好走,之前的那些山路端端是让他苦不堪言。
好在,赶了几百里的路,终于是快要熬到头。刚才抬眼望的时候,林老头望见了那座被削脑袋的大山,望见了那上面矗立的四角方阁;想着那位路过的仙师真的没有诓自己,心里便大喜过望。
“仙师没诓我,我的孙儿……”林老头边走边低语,嘴唇哆嗦,上面满是皴裂的干皮。
林老头住在旗云镇旗云山的半山腰,他的儿子死的早,儿媳妇在儿子死后守不住活寡,说是跟镇子里的李六鬼跑了,留下个孙儿和他相依为命。前些日子他的孙儿生一场大病昏迷不醒,请了镇里镇外的郎中,都没有治好。林老头急红眼,跑去寺庙里烧香拜佛,跑去道观里求仙师天尊,跪天跪地跪菩萨土地,就是希望哪路神仙能开开眼,显显灵救救自己苦命的孙儿。
最后一天,林老头垂头丧气的时候,在道观外面碰见位拿着罗盘,举着旗仗,穿着一身青布玄衣的江湖道士。林老头知道这种走街串巷的道士多半是骗子,仍旧是想着死马当活马医搏一线生机,花了几个铜板,请到家里。
道士说林老头的孙儿遭了鬼魂,中了邪。林老头问他究竟是遭了鬼魂还是中了邪,道士遮遮掩掩地说半句天机不可妄言搪塞过去。后来又跟林老头要十枚铜板做场法事,说要驱鬼。
林老头一门心思全在孙儿身上,也不去想这道士就是个坑蒙拐骗的混人,直接给了钱。
赶巧的是,道士做法事的时候,林老头在床上躺着的孙儿突然坐直了身体,口吐一大口黑血出来。恍恍惚惚间似睁开了眼皮,嘴唇动了动,喊了一声爷爷,旋即又硬生生仰倒下去。
“孩子……孩子……”林老头跪倒在床头边,看着自己的孙儿,心头颤动,老泪纵横。
道士被突如其来的景象吓了一跳,慌乱心神,急忙收起桃木剑,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离开。
林老头拉住道士的袖子,希望他再施一场法事,兴许缠在孙儿身上的鬼魂能彻底除掉。
道士一把推掉林老头的手,心有余悸道:“这鬼魂来历太大,不是我能应付得了的。你要是真想救你孙儿,就去几百里外的南华山,山上有座道观,听说那里的道士本事通天。你只要从他们手里求的一张辟邪的符,保管你的孙儿有救。”
话说完,道士神色慌张的离开。出了门直奔镇子里去,不知是心急还是走的快,路上栽了好几个跟头。
道士每每栽跟头,都要看一眼旗云山,面色惶恐,嘴里碎念着:水路走多了,总会有湿鞋的时候,这下好,见鬼了……见鬼了!
林老头没能拦住道士的离去,但记住他说的那句话,去几百里外的南华山,山上有座道观,去向那里的道士求张符,保管你的孙儿平安无事。
他重复念叨着这么一句话,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手不撑着地面身体就硬生生站起来。老头给自己的孙儿换了衣服,把粘黑血的衣服扔的远远的。他去镇子里找了趟裁缝铺的常氏,求着她这几天照看着点他孙儿,不用时刻都跟着,每天看个两三次就好。
常氏膝下无儿无女,平日里也很照顾林老头爷孙俩,满口答应下来。
林老头交代完所有事,又留了些铜板在常大娘手里,随后就往南华山赶路。
沿途经过山路水路,边走边问,走了快四天的日子,终于是走进南华镇,抬眼能够看得见那座巍峨的南华山。
南华山要比他们旗云山大得多,巍峨高耸,一眼望过去根本看不见边界。云层在半山腰缭绕,时不时有黑影飞向山头,速度很快,不像是鸟类。
诡异的是,山头像是被人整齐的切了一刀,没了脑袋似的。可要真是被切了一刀,这刀该得多么巨大。
林老头想想就觉得惊世骇俗,心头生出莫大的恐惧,看向南华山,也是因此生出莫大的惧意。
南华山在他眼前,忽然间似乎变成一个面色不善的巨人,轻轻动动身子,就能将他这把老骨头给震散架咯。但林老头仍旧是下定决心,凹陷的眼眶里,眼神坚定。
他走到南华山山脚下,在旁人的指引下找到上山的路口,一路往上走。
好在南华山修了栈道,山路虽陡但逶迤下来并不崎岖,只是这山路一眼望不到头。
**
山顶有座四角方阁,这不是什么道观,而是一座阁楼。有四根环抱大小的红色木头支撑着,上面是红色的榫卯、横梁和脊,最顶上是金色的瓦
《斩道纪》作者:苦牢
文案:
笔落下写的是字,刀落下流出的是血。林纪遇事总想讲些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他只好劈出刀来……
序 求一张符
九月九,重阳时节。
林老头走在官道上,神色匆忙,步履蹒跚。他穿着灰色的麻布衣,上面有不少缝过的补丁,还有近日里新添的破口。
半截身子都要埋进土里的人,却走的又急又快,脚下呼呼生风;额头上冒着大颗大颗的黄豆汗珠,流到脖子后背,衣服湿了大片。他抹着一把又一把的汗,瞧了眼天色,又望了眼前面愈发清晰的山峰,埋头继续赶路。
林老头是从几百里外的旗云镇过来的,一路跋山涉水,麻衣上新添的破口,是翻山越岭时被荆条和灌木扯破的,上面还有不少荆条的断刺。也就是现在走在官道上,铺着青砖,整饬好走,之前的那些山路端端是让他苦不堪言。
好在,赶了几百里的路,终于是快要熬到头。刚才抬眼望的时候,林老头望见了那座被削脑袋的大山,望见了那上面矗立的四角方阁;想着那位路过的仙师真的没有诓自己,心里便大喜过望。
“仙师没诓我,我的孙儿……”林老头边走边低语,嘴唇哆嗦,上面满是皴裂的干皮。
林老头住在旗云镇旗云山的半山腰,他的儿子死的早,儿媳妇在儿子死后守不住活寡,说是跟镇子里的李六鬼跑了,留下个孙儿和他相依为命。前些日子他的孙儿生一场大病昏迷不醒,请了镇里镇外的郎中,都没有治好。林老头急红眼,跑去寺庙里烧香拜佛,跑去道观里求仙师天尊,跪天跪地跪菩萨土地,就是希望哪路神仙能开开眼,显显灵救救自己苦命的孙儿。
最后一天,林老头垂头丧气的时候,在道观外面碰见位拿着罗盘,举着旗仗,穿着一身青布玄衣的江湖道士。林老头知道这种走街串巷的道士多半是骗子,仍旧是想着死马当活马医搏一线生机,花了几个铜板,请到家里。
道士说林老头的孙儿遭了鬼魂,中了邪。林老头问他究竟是遭了鬼魂还是中了邪,道士遮遮掩掩地说半句天机不可妄言搪塞过去。后来又跟林老头要十枚铜板做场法事,说要驱鬼。
林老头一门心思全在孙儿身上,也不去想这道士就是个坑蒙拐骗的混人,直接给了钱。
赶巧的是,道士做法事的时候,林老头在床上躺着的孙儿突然坐直了身体,口吐一大口黑血出来。恍恍惚惚间似睁开了眼皮,嘴唇动了动,喊了一声爷爷,旋即又硬生生仰倒下去。
“孩子……孩子……”林老头跪倒在床头边,看着自己的孙儿,心头颤动,老泪纵横。
道士被突如其来的景象吓了一跳,慌乱心神,急忙收起桃木剑,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离开。
林老头拉住道士的袖子,希望他再施一场法事,兴许缠在孙儿身上的鬼魂能彻底除掉。
道士一把推掉林老头的手,心有余悸道:“这鬼魂来历太大,不是我能应付得了的。你要是真想救你孙儿,就去几百里外的南华山,山上有座道观,听说那里的道士本事通天。你只要从他们手里求的一张辟邪的符,保管你的孙儿有救。”
话说完,道士神色慌张的离开。出了门直奔镇子里去,不知是心急还是走的快,路上栽了好几个跟头。
道士每每栽跟头,都要看一眼旗云山,面色惶恐,嘴里碎念着:水路走多了,总会有湿鞋的时候,这下好,见鬼了……见鬼了!
林老头没能拦住道士的离去,但记住他说的那句话,去几百里外的南华山,山上有座道观,去向那里的道士求张符,保管你的孙儿平安无事。
他重复念叨着这么一句话,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手不撑着地面身体就硬生生站起来。老头给自己的孙儿换了衣服,把粘黑血的衣服扔的远远的。他去镇子里找了趟裁缝铺的常氏,求着她这几天照看着点他孙儿,不用时刻都跟着,每天看个两三次就好。
常氏膝下无儿无女,平日里也很照顾林老头爷孙俩,满口答应下来。
林老头交代完所有事,又留了些铜板在常大娘手里,随后就往南华山赶路。
沿途经过山路水路,边走边问,走了快四天的日子,终于是走进南华镇,抬眼能够看得见那座巍峨的南华山。
南华山要比他们旗云山大得多,巍峨高耸,一眼望过去根本看不见边界。云层在半山腰缭绕,时不时有黑影飞向山头,速度很快,不像是鸟类。
诡异的是,山头像是被人整齐的切了一刀,没了脑袋似的。可要真是被切了一刀,这刀该得多么巨大。
林老头想想就觉得惊世骇俗,心头生出莫大的恐惧,看向南华山,也是因此生出莫大的惧意。
南华山在他眼前,忽然间似乎变成一个面色不善的巨人,轻轻动动身子,就能将他这把老骨头给震散架咯。但林老头仍旧是下定决心,凹陷的眼眶里,眼神坚定。
他走到南华山山脚下,在旁人的指引下找到上山的路口,一路往上走。
好在南华山修了栈道,山路虽陡但逶迤下来并不崎岖,只是这山路一眼望不到头。
**
山顶有座四角方阁,这不是什么道观,而是一座阁楼。有四根环抱大小的红色木头支撑着,上面是红色的榫卯、横梁和脊,最顶上是金色的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