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02》
分类: txts3
指的就是在神社里负责日常事务的人员,大致可以理解成寺院里的僧人一样的角色。在神道里,神会经由参道往返于神域和人间,所以人们去神社参拜时必须避开中央,而要走在参道的两侧。
在参道的两侧可以看到一些石头做的灯笼和狛犬。灯笼最开始是为了给参拜的人们照明用的,现在则用来向神明供奉灯火。狛犬则是一个向佛教借鉴的例子,功能和寺院里的石狮子差不多,作看门守备之用。
沿着参道一直朝里走就能走到拜殿。神职人员平日里在拜殿里举行各种祭祀的仪式,信众也都是面向拜殿进行参拜。拜殿的背后就是神殿,也叫正殿或者本殿,里面供奉着整个神社的主祭神,是神社当中地位最高的建筑。拜殿和神殿的组合是一个神社的标准配置,却并不是缺一不可,位于大和朝廷发祥地的大神神社就没有神殿。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因为大神神社的神在拜殿背后的三轮山里,所以不需要再建造一座神殿供奉起来了。而伊势神宫没有拜殿,人们要参拜的话,只能在神殿前的外玉垣御门进行。
除了拜殿和神殿外,神社境内还有向神供奉币帛的币殿、向神奉献神乐(yuè)的神乐殿、神职工作用的社务所等。有些大神社还会有一个宝物殿,专门用来放置神社专有的珍贵文物。
另外,神也是有家人和亲戚的。为了安置这些家眷,有些神社里还会有摄社、末社这样的建筑。血缘关系近的进入摄社,远一点的就全在末社里。有的时候,一个主祭神还会在其他地方有分社,为请神之用。虽说叫分社,但分社和主祭神所在的神社没有直接从属关系,经营上完全独立。现在日本有很多分社经营得很不错,有的甚至比主祭神所在的神社势力还要大。
1.4 和神打交道的职业
在神社里,神职人员总是相当好辨认,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着装十分醒目。
男性神职人员一般的衣着是,最里层是一件名为白衣的白色和服,外面有时候还会套上一层单衣,最外面则是神官服和袴。神官服是平安时代贵族的便服,袴则可以理解成一种裙裤,胯部非常宽松,方便行动。在神社看到男性神职人员时,可以根据他们所穿的袴的颜色判断他们的地位:从高到低分别是白色花纹的白袴、白色花纹的紫袴、紫色花纹的紫袴、紫袴、浅黄色袴和白袴。浅黄色袴是神社里面最常见的一种,白袴则代表着还未正式取得神职人员资格,这两种袴都是棉质的,而其他高级的袴都是丝绸的。
穿上这套衣服以后再戴上一顶黑漆帽、拿上一个笏,神职人员就算是着装完毕了。笏在中国也使用过,其实就是大臣们上朝时手持的用来记事的板子。神职人员会把写了祝词的纸条贴在笏的背面,在举行祭祀的时候可以不时地瞄一眼。
巫女服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155306101.jpg" />
白衣——用和服专用带子缚住之后,外面再穿上绯袴
绯袴—— 绯色并非大红色,而是比红色稍微偏橙,呈亮红。巫女的绯袴大多像裙子一样(剑道、弓道穿着的袴中间是分开的)
其他装饰品
白足袋(白色的和服袜)
红纽草鞋
币帛
献给神的纸条或布条。串起来悬挂在直柱上,折叠成若干"之"字形
现在全日本的神职人员有两万多人,其中女性有两千人左右,着装则比男性更加华丽。这里还要介绍一个和神职关系密切的职业——巫女。神职人员是神和人之间沟通的媒介,也负责神社的日常事务,在祭祀、婚礼、相扑比赛等活动时担任重要的职务;而辅佐神职人员工作的就是巫女了。其实在古代,巫女是一种类似灵媒的职业,可以直接传达神的旨意。进入近代之后,由于政府下令禁止巫术,巫女就慢慢转化成了辅佐神职人员的角色。
巫女着装的标准配置是白衣绯袴,在祭祀中跳舞时还会穿上一种叫作“千早”的羽织,这种装扮是由平安时代宫廷舞女的服饰改良过来的。很多大神社在举办祭祀时,人们都可以看到一群巫女和着神乐跳舞的场景。
只要感兴趣,任何人都可以在一些专门的店铺买到神职人员和巫女的衣服。根据材质不同,这些衣服的价格一般在3万~5万日元之间。
在日本,要成为神职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神职共有净阶、明阶、正阶、权正阶、直阶5个等级,只要在日本各县的神社厅参加讲习并且考试,合格了就能成为神职人员。不过考试难度特别大,很难通过。
要想通过考试,就要去一些指定的学校学习。东京的国学院大学、伊势的皇学馆大学里都设有神道系,只要在那里学习4年并顺利毕业就能自动获得明阶的资格。神道系不只是学习神道相关的东西,日本历史、日本文学等内容也在课表里面。另外,神道系还设有面向社会人士的成人教育课程,上满一年课也能获得明阶的资格。
除此以外,日本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神职培训班。只要在培训班上课,高中毕业生一年内可以拿到权正阶,两年内可以拿到正阶的资格。
相比之下,成为巫女就要容易得多了。巫女的硬性规定只有“未婚女性”和“25岁以下”两条,满足条件的人只要去各个神社参加选考,合格了就能成为巫女。当然,在伊势神宫这种每年只招10
在参道的两侧可以看到一些石头做的灯笼和狛犬。灯笼最开始是为了给参拜的人们照明用的,现在则用来向神明供奉灯火。狛犬则是一个向佛教借鉴的例子,功能和寺院里的石狮子差不多,作看门守备之用。
沿着参道一直朝里走就能走到拜殿。神职人员平日里在拜殿里举行各种祭祀的仪式,信众也都是面向拜殿进行参拜。拜殿的背后就是神殿,也叫正殿或者本殿,里面供奉着整个神社的主祭神,是神社当中地位最高的建筑。拜殿和神殿的组合是一个神社的标准配置,却并不是缺一不可,位于大和朝廷发祥地的大神神社就没有神殿。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因为大神神社的神在拜殿背后的三轮山里,所以不需要再建造一座神殿供奉起来了。而伊势神宫没有拜殿,人们要参拜的话,只能在神殿前的外玉垣御门进行。
除了拜殿和神殿外,神社境内还有向神供奉币帛的币殿、向神奉献神乐(yuè)的神乐殿、神职工作用的社务所等。有些大神社还会有一个宝物殿,专门用来放置神社专有的珍贵文物。
另外,神也是有家人和亲戚的。为了安置这些家眷,有些神社里还会有摄社、末社这样的建筑。血缘关系近的进入摄社,远一点的就全在末社里。有的时候,一个主祭神还会在其他地方有分社,为请神之用。虽说叫分社,但分社和主祭神所在的神社没有直接从属关系,经营上完全独立。现在日本有很多分社经营得很不错,有的甚至比主祭神所在的神社势力还要大。
1.4 和神打交道的职业
在神社里,神职人员总是相当好辨认,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着装十分醒目。
男性神职人员一般的衣着是,最里层是一件名为白衣的白色和服,外面有时候还会套上一层单衣,最外面则是神官服和袴。神官服是平安时代贵族的便服,袴则可以理解成一种裙裤,胯部非常宽松,方便行动。在神社看到男性神职人员时,可以根据他们所穿的袴的颜色判断他们的地位:从高到低分别是白色花纹的白袴、白色花纹的紫袴、紫色花纹的紫袴、紫袴、浅黄色袴和白袴。浅黄色袴是神社里面最常见的一种,白袴则代表着还未正式取得神职人员资格,这两种袴都是棉质的,而其他高级的袴都是丝绸的。
穿上这套衣服以后再戴上一顶黑漆帽、拿上一个笏,神职人员就算是着装完毕了。笏在中国也使用过,其实就是大臣们上朝时手持的用来记事的板子。神职人员会把写了祝词的纸条贴在笏的背面,在举行祭祀的时候可以不时地瞄一眼。
巫女服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155306101.jpg" />
白衣——用和服专用带子缚住之后,外面再穿上绯袴
绯袴—— 绯色并非大红色,而是比红色稍微偏橙,呈亮红。巫女的绯袴大多像裙子一样(剑道、弓道穿着的袴中间是分开的)
其他装饰品
白足袋(白色的和服袜)
红纽草鞋
币帛
献给神的纸条或布条。串起来悬挂在直柱上,折叠成若干"之"字形
现在全日本的神职人员有两万多人,其中女性有两千人左右,着装则比男性更加华丽。这里还要介绍一个和神职关系密切的职业——巫女。神职人员是神和人之间沟通的媒介,也负责神社的日常事务,在祭祀、婚礼、相扑比赛等活动时担任重要的职务;而辅佐神职人员工作的就是巫女了。其实在古代,巫女是一种类似灵媒的职业,可以直接传达神的旨意。进入近代之后,由于政府下令禁止巫术,巫女就慢慢转化成了辅佐神职人员的角色。
巫女着装的标准配置是白衣绯袴,在祭祀中跳舞时还会穿上一种叫作“千早”的羽织,这种装扮是由平安时代宫廷舞女的服饰改良过来的。很多大神社在举办祭祀时,人们都可以看到一群巫女和着神乐跳舞的场景。
只要感兴趣,任何人都可以在一些专门的店铺买到神职人员和巫女的衣服。根据材质不同,这些衣服的价格一般在3万~5万日元之间。
在日本,要成为神职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神职共有净阶、明阶、正阶、权正阶、直阶5个等级,只要在日本各县的神社厅参加讲习并且考试,合格了就能成为神职人员。不过考试难度特别大,很难通过。
要想通过考试,就要去一些指定的学校学习。东京的国学院大学、伊势的皇学馆大学里都设有神道系,只要在那里学习4年并顺利毕业就能自动获得明阶的资格。神道系不只是学习神道相关的东西,日本历史、日本文学等内容也在课表里面。另外,神道系还设有面向社会人士的成人教育课程,上满一年课也能获得明阶的资格。
除此以外,日本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神职培训班。只要在培训班上课,高中毕业生一年内可以拿到权正阶,两年内可以拿到正阶的资格。
相比之下,成为巫女就要容易得多了。巫女的硬性规定只有“未婚女性”和“25岁以下”两条,满足条件的人只要去各个神社参加选考,合格了就能成为巫女。当然,在伊势神宫这种每年只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