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事,躬俭节用,服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认为此诗也是讲后妃之德的。方玉润《诗经原始》驳斥说:“《小序》以为‘后妃之本’,《集传》遂以为‘后妃所自作’,不知何所证据。以致驳之者云:‘后处深宫,安得见葛之延于谷中,以及此原野之间鸟鸣丛木景象乎?’”而认为“此亦采自民间,与《关雎》同为房中乐,前咏初昏,此赋归宁耳”。讲得很有道理。
葛之覃兮[1], 施于中谷[2], 维叶萋萋[3]。 黄鸟于飞[4], 集于灌木[5], 其鸣喈喈[6]。
【译文】
葛草长长壮蔓藤, 一直蔓延山谷中, 叶子碧绿又茂盛。 黄鸟翩翩在飞翔, 落在灌木树丛上, 鸣叫声声像歌唱。
【注释】
[1]葛:藤本植物,茎的纤维可织成葛布。覃:蔓延。
[2]施(yì):延及。中谷:即“谷中”。
[3]维:发语词。萋萋:茂盛的样子。
[4]黄鸟:黄雀,又称黄栗留,身体很小。于:语助词。
[5]集:聚集。
[6]喈喈:鸟鸣声。<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555641.jpg" />

葛之覃兮, 施于中谷, 维叶莫莫[7]。 是刈是濩[8], 为絺为绤[9], 服之无斁[10]。
【译文】
葛草长长壮蔓藤, 一直蔓延山谷中, 叶子浓密又茂盛。 收割回来煮一煮, 剥成细线织葛布, 穿上葛衣真舒服。
【注释】
[7]莫莫:茂密的样子。
[8]是:乃。刈(yì):割。濩(huò):煮。
[9]絺(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
[10]服:穿。无斁(yì):不厌倦。<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555641.jpg" />

言告师氏[11], 言告言归[12]。 薄污我私[13], 薄浣我衣[14]。 害浣害否[15], 归宁父母[16]。
【译文】
回去告诉我师姆, 我要告假看父母。 先把内衣洗干净, 再洗外衣成楚楚。 洗与不洗整理好, 回家问候我父母。
【注释】
[11]言:连词,于是。一说发语词。师氏:保姆。一说女师。
[12]告:告假。归:回娘家。
[13]薄:句首助词。污:洗去污垢。私:内衣。
[14]浣(huàn):洗。衣:指外衣。
[15]害:何。
[16]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探视父母。

卷耳
【题解】
这是一首妻子怀念远行丈夫的诗。全篇通过采卷耳妇女的种种想象,表达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她想象丈夫旅途劳累,人困马乏,忧思愁苦,以酒解忧。又想象马儿累倒,仆人累病,丈夫唏嘘长叹。想象的情节越丰富,表达的感情越深切,越具有感人的力量。此诗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人方玉润说:“下三章皆从对面着笔,历想其劳苦之状,强自宽而愈不能宽。末乃极意摹写,有急管繁弦之意。后世杜甫‘今夜鄜(fū)州月’一首,脱胎于此。”岂止杜甫,后世许多诗人的思念之作都承继了这一构思。《毛诗序》说此诗是讲“后妃之志”的,也属牵强附会。
采采卷耳[1], 不盈顷筐[2]。 嗟我怀人[3], 寘彼周行[4]。
【译文】
采了又采采卷耳, 总是不满一浅筐。 只因想念远行人, 筐儿丢在大路旁。
【注释】
[1]卷耳:一种植物,又名苍耳,可食用,也可药用。
[2]顷筐:形如簸箕的浅筐。
[3]嗟(jiē):语助词。怀人:想念的人。
[4]寘:同“置”,放置。彼:指顷筐。周行(háng):大路。<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556460.jpg" />

陟彼崔嵬[5], 我马虺隤[6]。 我姑酌彼金罍[7], 维以不永怀[8]。
【译文】
当我登上高山巅, 骑的马儿腿发软。 且把酒杯来斟满, 喝个一醉免怀念。
【注释】
[5]陟(zhì):登上。崔嵬(wéi):高而不平的土石山。
[6]虺隤(huī tuí):因疲劳而病。
[7]姑:姑且。酌:斟酒。此处也指饮酒。金罍(léi):青铜铸的酒器。
[8]维:语助词。永怀:长久地思念。<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556460.jpg" />

陟彼高冈, 我马玄黄[9]。 我姑酌彼兕觥[10], 维以不永伤。
【译文】
我又登上高山冈, 马儿累得毛玄黄。 且把酒杯来斟满, 只为喝醉忘忧伤。
【注释】
[9]玄黄:马因病毛色焦枯。
[10]兕觥(sì gōng):牛角制的酒杯。<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556460.jpg" />

陟彼砠矣[11], 我马瘏矣[12], 我仆痡矣[13], 云何吁矣[14]。
【译文】